九章注智能义肢手
搜索文档
灵巧手的腱绳驱动方案——实现高灵巧、类人操作的关键路径与理想选择
36氪· 2025-11-21 15:40
灵巧手的技术需求与挑战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精细操作和复杂任务的核心部件,需模拟人手的22个自由度及13种基本功能[2] - 设计需满足高自由度、轻量化、快速响应等苛刻技术要求,手指屈伸速度需达毫秒级[2][3] - 终极对标是人手,评价体系需包含功能与性能、尺寸与仿生、对本体影响及结构功能化表现等多维度标准[3] - 灵巧手是通用工具,致力于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实现适应性和多功能性,与专用工具定位不同[4] 腱绳驱动方案的核心优势 - 腱绳方案支持远距离间接传动,可将驱动单元置于远端,优化动力学,使手指屈伸速度达30毫秒级别,电机响应延迟低至18毫秒[6][8] - 方案空间布局友好,用柔性“绳”替代刚性结构,简化手指末端机械设计,赋能20+自由度的仿人灵巧手实现[9] - 结构上模拟人体肌腱,实现柔性动作传递,带来内在柔顺性,利于安全交互[10][11]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新材料突破赋能方案,其比强度是优质钢材的15倍以上,密度仅0.97g/cm³,可使灵巧手总重量减轻30%-40%,转动惯量减少45%[12][13] - UHMWPE纤维具备卓越耐磨与抗疲劳性,200万次循环拉伸后强度保持率>95%,远超传统聚酯纤维[13][14] 行业应用与案例验证 - 特斯拉Optimus Gen 2灵巧手采用混合驱动结构,具备22个自由度,响应时间达0.2秒,比传统方案快至少0.3秒,奠定技术路线主流地位[16][17]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医疗场景应用验证了腱绳方案在高精度操作方面的可靠性[18] - 工业场景中,智元机器人19DOF五指灵巧手通过腱绳传动可抓握5KG物体并自锁提拉30KG,灵心巧手L30转向腱绳传动后自由度提升至25个[18] 九章注公司的实践探索 - 公司智能义肢手采用高度集成腱绳方案,尺寸和外轮廓接近成人手,降低穿戴能耗并提升响应速度[20] - 方案结合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术,具备简化机械结构和降低制造成本的普惠性优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