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今麦郎饮用水
icon
搜索文档
从麦田到餐桌,今麦郎如何用“一根麦穗”撬动国民好人缘?
格隆汇· 2025-07-11 02:58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凌晨三点的河北邢台,露水浸湿了王国云的裤脚。 手电光束扫过沉甸甸的麦穗,这位52岁的庄稼汉面色凝重:"天气预报说后天有大暴雨,得抢在下雨前收完。"他身后的500亩金色麦浪,是全家生计的依 托。 "收割机马上到!"他冲着地头吆喝,回应他的只有此起彼伏的喘息声。这几位在地里抢收的农民,最年轻的也已60岁,花白的脑袋在麦浪间时隐时现。 "我这个岁数,在这里算年轻人了"王国云唏嘘,但也理解孩子们的选择。即便机械化减轻了负担,麦收仍是场苦战:收割机紧缺,暴雨逼近,他们既要手工 割麦,又要紧盯调度,收割后的人工晾晒更需与天赛跑。可眼下的困境,也实实在在:人手奇缺,时间紧迫。而他的队伍,也早已疲惫不堪。 转机在第二天降临。扎根邢台31年的今麦郎行动了——大量员工涌入田间,与农户们并肩抢收,一车车餐食、矿泉水同步抵达,托住后勤。王国云终于松了 一口气。 这份雪中送炭的关怀,源自企业与土地、与农户之间长久的血脉相连。正是依托这种共生关系,今麦郎才得以在寒冬中逆势而上。 理性消费下的好人缘 回顾2024年的中国消费市场,白热化竞争叠加消费者理性回归,价格与品质的平衡成为消费者考虑的核心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