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鲈3号
搜索文档
水产种苗“供给重镇”,佛山的产业底气在哪儿?
南方农村报· 2025-11-17 19:34
文章核心观点 - 佛山凭借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健康养殖技术、智慧渔业应用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以良种良法为支点,推动渔业全产业链升级,在52.6万亩养殖水面上实现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2][3] 育种技术突破 - 佛山每年生产各类淡水水产种苗3686.3多亿尾,占全省47%、全国24% [16] - 育种技术完成从引种驯化到生物技术育种的迭代升级,自主培育出“优鲈3号”、“鼎鳜1号”、“雄鳢1号”等新品种 [18][19] - “优鲈3号”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带动养殖户每亩增收超2000元 [20] - “鼎鳜1号”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8.7%,市场供不应求 [22] 健康养殖与智慧渔业 - 精准测水调水方法维持养殖环境健康平衡,养殖过程少用药,产品检测合格才上市 [24][25] - 采用智能设备调控水质、中药配方防控鱼病,鳜鱼收购价每斤高3元且供不应求 [25][26] - 水质调控和体质提升技术使动保成本降低30%,成活率提高25% [28] - 智慧渔业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参数,自动调节增氧、投料设备,每亩养殖效率提升30%以上 [43][44] 全产业链优势 - 佛山构建从种苗培育、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到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优势,渔业年产值210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4% [35][36] - 每天超过700吨淡水鱼从佛山发往全国各地,支撑其“全国优质淡水鱼集散流通中心”地位 [34] - 水产品加工企业形成规模化集群,年加工能力超20万吨,产品涵盖即食、冷冻、调理等多个品类 [46][47] 产学研深度融合 - 佛山渔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打通“实验室到鱼塘”的转化通道 [51] -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甘炼团队研发的水质数据化监测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实现精准养殖 [53][54][55] - 养殖池塘生物圈养护技术通过调控环境降低病害发生率,推广养殖面积超两千亩 [58] - 研发并转化饲料添加剂、塘泥无害化肥料化处理技术、净水微生物开发、中草药提取物防控疫病等系列成果 [60] - 抗应激制剂、抗菌肽等绿色动保产品有效降低对传统抗生素的依赖,提高鱼类机体免疫力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