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水产股掀涨停潮,国联水产20CM涨停!农牧渔ETF(159275)午后直线拉升,机构持续看好产业链!
新浪基金· 2025-11-19 15:00
农牧渔板块今日(11月19日)盘中猛拉!全市场唯一农牧渔ETF(159275)早盘弱势,午后突然拉升翻 红,截至发稿,场内价格涨0.5%。 成份股方面,水产股大爆发,带动农牧渔产业链亦整体上涨。截至发稿,国联水产20CM涨停,獐子 岛、天马科技、华英农业等多股涨停,好当家、美农生物等亦涨幅居前。 | | | 分时 多日 1分 5分 15分 30分 · | | | | | | F9 盘前盘后 壁加 九转 面线 工具 ® 0 | | 农牧渔ETF | | 1592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0 | | | | | 159275(农牧渔ETF) 14:44 价 1.005 温康 0.005(0.50%)均价 1.002 服交量 0 IO. | | | | Ories | 1.005 | | +0.005 +0.509 | | 1.004 | | | | | | | | M | 0.35% | SZSE CNY 14:44:18 交易中 净值击数 | | 103 华 ...
水产种苗“供给重镇”,佛山的产业底气在哪儿?
南方农村报· 2025-11-17 19:34
文章核心观点 - 佛山凭借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健康养殖技术、智慧渔业应用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以良种良法为支点,推动渔业全产业链升级,在52.6万亩养殖水面上实现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2][3] 育种技术突破 - 佛山每年生产各类淡水水产种苗3686.3多亿尾,占全省47%、全国24% [16] - 育种技术完成从引种驯化到生物技术育种的迭代升级,自主培育出“优鲈3号”、“鼎鳜1号”、“雄鳢1号”等新品种 [18][19] - “优鲈3号”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带动养殖户每亩增收超2000元 [20] - “鼎鳜1号”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8.7%,市场供不应求 [22] 健康养殖与智慧渔业 - 精准测水调水方法维持养殖环境健康平衡,养殖过程少用药,产品检测合格才上市 [24][25] - 采用智能设备调控水质、中药配方防控鱼病,鳜鱼收购价每斤高3元且供不应求 [25][26] - 水质调控和体质提升技术使动保成本降低30%,成活率提高25% [28] - 智慧渔业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参数,自动调节增氧、投料设备,每亩养殖效率提升30%以上 [43][44] 全产业链优势 - 佛山构建从种苗培育、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到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优势,渔业年产值210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4% [35][36] - 每天超过700吨淡水鱼从佛山发往全国各地,支撑其“全国优质淡水鱼集散流通中心”地位 [34] - 水产品加工企业形成规模化集群,年加工能力超20万吨,产品涵盖即食、冷冻、调理等多个品类 [46][47] 产学研深度融合 - 佛山渔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打通“实验室到鱼塘”的转化通道 [51] -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甘炼团队研发的水质数据化监测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实现精准养殖 [53][54][55] - 养殖池塘生物圈养护技术通过调控环境降低病害发生率,推广养殖面积超两千亩 [58] - 研发并转化饲料添加剂、塘泥无害化肥料化处理技术、净水微生物开发、中草药提取物防控疫病等系列成果 [60] - 抗应激制剂、抗菌肽等绿色动保产品有效降低对传统抗生素的依赖,提高鱼类机体免疫力 [61]
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2”在青岛交付
新浪财经· 2025-11-15 17:17
11月15日,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的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2"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 海造船有限公司正式交付运营,命名为"鲁即渔养60618"。本次交付的养殖工船在投饲、取水等核心系 统实现升级,将开展鲑鳟鱼工船全年连续养殖试验,构建从育苗到营销的全产业链模式。 ...
天马科技:天马科技是以科技为主导的全球渔牧集团化农业龙头企业
证券日报网· 2025-11-14 22:1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以科技为主导的全球渔牧集团化农业龙头企业 [1] - 公司经营涵盖智慧养殖、食品加工、水产种业、动物营养及饲料等现代农业渔牧全产业链 [1] - 公司当前按照产业布局全面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产业发展与战略 - 公司八大渔业产业集群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1] - 公司秉持"科技引领创新,创新促进发展"的科技理念 [1] - 公司通过AI技术打造智慧渔业,赋能渔光互补 [1] 战略聚焦与目标 - 公司聚焦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 [1] - 公司以特色鳗鱼产业带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1] - 公司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国鳗崛起,致力于实现"一条鳗鱼游天下"的产业目标 [1]
聚焦大湾区农交会|“媒体+”解码粤东地标:潮客文化孕育产业珍馐
南方农村报· 2025-11-14 19:04
大湾区农产品交易会概况 - 2025大湾区农产品交易会暨土特产精品博览会将于12月12日至14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B区举办 [11][67] - 展会将集中展示来自粤东五市(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梅州)的地理标志产品 [11][12] - 借助“媒体+”全链条服务模式,展会已链接超1亿用户的全媒体矩阵,信息累计曝光超1000万人次,互动量突破3.8万次 [70][71] 粤东特色农产品产业规模 - 梅州柚果种植面积达65万亩,产量占全省90%、全国20%,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9亿元,带动10余万农户增收 [26][27][28] - 潮州单丛茶核心产区潮安区种植面积11.76万亩,年产值超过18亿元,培育出十余种特色香型 [30][31] - 揭阳埔田竹笋种植面积5.23万亩,开发20多种加工产品,年产值突破15亿元 [32][33] - 汕头澄海区狮头鹅年出栏量超8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逾45亿元 [36][37] 农业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持 - 广东省将柚子列为重点打造的20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梅州与韶关被确定为核心产区 [23][24] - 潮州凤凰单丛茶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9][30] - 揭阳市成立的竹笋产业协会制定从种植到加工的地方标准,推动埔田竹笋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41][42] 海洋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 汕头南澳牡蛎拥有2.5万亩生态养殖基地,产品畅销粤港澳市场 [48][49] - 汕尾市坐拥2.39万平方千米海域,预计2025年海洋牧场年产值将增长10亿元 [52][53][54] - 汕头南澳建成省级牡蛎良种繁育基地,汕尾红海湾引入智慧养殖平台实现水质监测与投喂调控的智能化管理 [55][56][57] 产业融合与市场拓展 - 梅州市在平远县发展南药产业,种植铁皮石斛、仿野生灵芝等药材7万多亩,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61][62][63] - 客家盐焗鸡、梅菜干、客家酿酒等传统食品通过标准化生产实现产业化升级,在全省传统特色食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64][65] - 潮州柑、揭阳惠来荔枝等地理标志产品出口额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成为粤东农产品走向世界的重要代表 [66]
向海图强!华南理工大学“头雁”学员深入海洋牧场探路水产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11-14 16:10
政策与战略规划 - 广东省构建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规划、政策、种业、装备"四梁八柱"支撑体系 [2] - 政策导向强调"疏近用远、生态发展"的战略意义 [2] - 培训聚焦国家"蓝色粮仓"战略与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 [1] 种业创新与科研平台 - 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在多个品种取得突破性成果,包括南沙青蟹质量等级标准制定与人工繁育技术、小虎麻虾种质资源收集与地标品牌打造、黄鳝鲷"粤农1号"高效选育以及加州鲈抗病疫苗研发 [5] - 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基地作为核心平台,承担科研试验、良种繁育、海洋农牧化任务,展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遗传育种前沿成果 [4] - 科研团队实力凸显在贯通"科研—转化—应用"全链条上的强大实力 [5] 智慧养殖与技术应用 - 广州市诚一智慧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以"生态养殖模式"和"智能投饲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渔业体系,包括第三代智能计量式投饲机、智能增氧控制柜及"渔管家"数字化管理平台 [7] - 公司创新"散装料投喂模式"有效降低了包装、搬运成本和饲料损耗 [7] - 广东顺朗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借助物联网、AI视觉识别与大数据平台构建"陆基精准循环养殖"体系,实现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精准投料策略、塘面漂浮物识别与增氧机智能控制 [10] 供应链整合与商业模式 - 佛山渔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饲料禁抗、养殖替抗、产品无抗"标准构建"种苗研发—生态养殖—加工—冷链物流"一体化供应链 [12] - 公司成功与头部电商、连锁餐饮企业达成"锁量锁价"订单农业合作,以销定产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题 [12] - 该模式直面行业"散户居多、供需不平衡、价格波动大"等痛点 [12] 智能装备与产业赋能 -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展示覆盖种植、养殖、加工等多环节的现代农业装备研发成果和应用实例 [14] - 智能装备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提升农业质量与效益 [14]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产量降了,产值还升——重庆丰都这样养鱼
新华社· 2025-11-12 18:57
核心经营业绩 - 重庆丰都名优鱼养殖示范基地在2024年实现总产量降低35%的情况下,总产值逆势增长10.3% [2] - 基地养殖的“瘦身鱼”出塘价达到每斤16至18元,市场零售价格稳定在每斤25至30元 [3] - 丰都县“瘦身鱼”产业2024年预计年产值达到500万元,同比增长约50% [4] 产品策略与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瘦身”养殖技术提升产品价值,在草鱼养到三斤左右时,使用流水槽、高位池创造循环水流,让鱼运动“减肥”,使鱼体比普通草鱼轻三分之一左右 [3] - “瘦身鱼”因体脂更低、肉质更嫩、无土腥味而受市场青睐,形成了独特的营养和口感优势 [3] - 公司利用当地优良自然环境,养殖用水来自天然溶洞流水,富含硒和锶元素,使鱼在生长过程中富集这些元素,形成独特的营养优势 [3] 生产规模与产业带动 - 保合镇跃进水库养殖区已投放5万公斤鱼苗,经过5至8个月养殖,预计可产出“瘦身鱼”3.5万公斤,产值达150万元 [4] - 产业带动包鸾镇、保合镇、南天湖镇等6个乡镇农户实现增收,显示出良好的产业带动效应 [4] - 公司正通过银行项目融资贷款,在基地打造“智慧渔业+光伏新能源”产业,以节省养殖电费并增加发电收入 [4] 质量管控与品牌建设 - 公司建成从鱼苗选育、养殖过程监控,到成鱼检测、包装销售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一条上市的“富锶含硒鱼”品质可控、安全可靠 [4] - 丰都县正积极完善“富锶含硒鱼”的品牌标准与产业链条,推动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4] - 公司聚焦智慧农业等领域,强化现代科技应用,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5]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智慧渔业引领开海季助力渔民增收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23:22
智慧渔业转型 - 公司以科技为抓手推动渔业生产现代化 有效带动渔民实现增收 [1] - 公司全面融合数字化手段打造线上加线下一体化销售的海洋大集新模式 增设冷链物流服务点和直播带货区 [1] - 公司鼓励渔民参与电商培训 引入智能装备 建设冷链仓储 实现从靠海吃海到知海用海的转变 [2] - 2025年开海季期间海洋大集系列行动累计带动渔民户均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2] 销售渠道拓展 - 渔民通过线上可提前对接电商平台和批发市场 实现船未到港鱼已订出 大大降低滞销风险 [1] - 消费者可通过扫码直接订购新鲜海产 由合作物流即时配送到家 [1] - 许多渔民当起主播在镜头前展示刚上岸的鱼虾蟹贝 原产地直发优势吸引大量线上顾客 [1] 文化节庆活动 - 即墨田横祭海节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 祭海节完整保留庄严隆重的祭海仪式 再现传统祭海场景 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古老民俗 [2] - 游客可一站式游览非遗手工艺 文创产品与特色海鲜摊位 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体验衔接 [2]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将继续推进智慧海洋加文化传承双轮驱动 目标实现渔业强 渔村美 渔民富 [2]
智慧渔业引领开海季助力渔民增收
齐鲁晚报· 2025-09-26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 智慧渔业通过数字化和电商手段赋能传统海洋经济,有效提升产销效率并带动渔民增收 [1][2] - 当地策略为“智慧海洋+文化传承”双轮驱动,旨在实现渔业强、渔村美、渔民富的目标 [2] 渔业生产现代化举措 - 渔民通过线上平台提前对接电商和批发市场,实现“船未到港,鱼已订出”,降低滞销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 [1] - 当地鼓励渔民参与电商培训、引入智能装备、建设冷链仓储,推动海洋渔业数字化转型 [2] 销售模式创新 - 在传统集市基础上融合数字化手段,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的海洋大集新模式,现场设有冷链物流服务点和直播带货区 [1] - 消费者可通过扫码直接订购海产并由合作物流即时配送到家,渔民通过直播展示并直销原产地海产品 [1] 经济效益与收入增长 - 智慧渔业拓展了渔民的销售渠道和经营思路,使订单提前、价格透明,收入更稳定 [1] - 2025年开海季期间,“海洋大集”系列行动累计带动渔民户均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2] 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 - 即墨田横祭海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留传统祭海仪式,提供沉浸式民俗体验 [2] - 节庆活动融合非遗手工艺、文创产品与特色海鲜摊位,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体验的无缝衔接 [2]
中山农业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为水产养殖注入绿色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7:03
项目背景与目标 - 中山市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立足本地产业实际,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管控、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开展工作[2][3] - 项目旨在助力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动行业向绿色、优质、高效方向发展[4][20] 技术推广与赋能 - 针对水产养殖关键环节,系统梳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产品运输、安全生产等多方面技术要点[6] - 通过发放技术明白纸、禁停用兽药名录及常见检出药物清单,广泛宣传绿色养殖知识[7][8] - 推广智慧渔业生产技术与设备,探索脆肉鲩养殖气象服务技术[12][13] 项目实施与示范 - 通过推进智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示范项目、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项目打造示范标杆[11][12] - 深入镇区指导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辐射带动全市养殖模式转型升级[13][14] - 开展生鱼养殖和智慧渔业工作指导服务,促进渔业提质增效[10][14] 一线服务与支持 - 深入重点养殖区开展“一对一”指导,检查养殖与用药记录,协助完善生产档案[15][16] - 现场指导水质检测、急救药物配比及捕捞上市计划制定,针对突发情况提供应急方案[16][17] - 切实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养殖户“手有指南、应对有方”[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