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一体化

搜索文档
南充嘉陵:聚才引智筑平台,产才融合促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7:53
近日,四川省东西部协作工作现场培训班的学员走进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汽车汽配人才基地等 点位,考察嘉陵区在产业人才培育和东西部人才交流方面的创新实践;哈工大高性能绿色低碳建材研发 基地正式落户嘉陵,该基地将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和科技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关键技术攻 关与科技人才培养;南充市汽车汽配产业人才联盟供需对接活动在嘉陵成功举办,联盟成员企业与90余 家来自省内外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代表,以及200余名产业人才参加活动……一系列聚焦人才主题的活动 在嘉陵密集举办,为嘉陵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嘉陵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相关同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履行好"设计师""施工员"和"服务员"的 职责,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广泛集聚各类优秀人才,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宜 居新嘉陵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文/图 杨峻乙) 南充市汽车汽配产业人才联盟供需对接活动在嘉陵举行 平台聚力,构建人才培育"新高地"。立足产业实际,嘉陵区委人才办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探 索"订单式"人才培养路 ...
李洪凤、闫华锋与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毕天姝会谈
搜狐财经· 2025-09-06 00:57
战略合作 - 中国电气装备与华北电力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产学研用合作 [1][4] - 双方聚焦服务国家科技战略 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等重点方向 [1] - 合作涵盖远海风电送出 电网柔性多端互联 大规模新能源送出 大电网保护控制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 [1] 技术发展 -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学科实力雄厚 享誉行业 [1] - 双方联合攻坚多项"国之重器" 共同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2] - 未来将加强科研协同与关键技术攻关 打造国际一流技术策源地 [2] 校企协同 -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 [2] - 华北电力大学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中国电气装备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2] - 双方自电力部时期同根同源 在中国输配电事业中携手共进 [2]
1.05亿元!苏州大学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8-23 11:58
导读: 近日,苏州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11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 总额达1.05亿元。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苏州大学发布 11 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 1 . 0 5 亿 元,涉及高通量荧光成像系统 、通感融合光网络 传输系统、超高真空拉曼/扫描探针纤维系统之超高真空拉曼系统、6 0 0MHz固体宽腔核磁共振波谱仪 等,预计采购时 间为2 0 2 5 年 8 月。 部分采购仪器: 多功能STM-AFM显微镜 多 功 能 STM-AFM 显 微 镜 ( Multifunctional Scanning Tunnel ing Microscope - Atomic Force Microscope)是一种将扫描隧道显微术(STM)与原子力显微术(AFM)集成于一体的高端纳米表征平台,能够同 时实现原子级形貌成像、电子态探测及多种功能特性分析,是研究材料表面物理、化学、电学、磁学和力学性质的核心 工具。 MALDI TOF/TOF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 ...
海信与福耀科技大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联手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17:08
战略合作框架 - 海信集团与福耀科技大学于2025年8月20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员交流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并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1][2] - 双方共同成立"未来工厂与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 面向全球制造业共性需求 通过产学研用全链路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制造场景落地 打造未来工厂标杆和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创新高地 [1] 技术领域布局 - 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集大成者 通过物理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闭环 技术体系涵盖机器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学等多学科领域 [1] - 海信集团将AI作为新战略发展方向 2025年明确"科技有AI"为年度关键策略 开启AI技术全面渗透元年 2024年获批筹建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并参与国家《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编制 [2] 产学研合作机制 - 工业智能联合研究院聚焦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线自动化、智慧楼宇管理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并联合培养产业需求导向的创新人才 [3] - 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和科技创新奖金 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模式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体系 [2] - 福耀科技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战略定位 提出通过技术专家担任实践导师等方式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4] 合作历程与基础 - 双方合作始于2022年福耀科技大学建设阶段 海信智慧建筑、智慧教室及全品类智能家电已应用于校园建设 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 [3] - 历经3年从合作愿景到具体落地 此次协议标志进入全面战略合作阶段 旨在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实现资源整合与共赢发展 [3][4]
福耀科技大学与海信集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0 16:25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海信与福耀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在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人员交流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 [1] - 合作旨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实现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 [1] - 福耀科技大学理事会理事长曹德旺 校长王树国 海信董事长贾少谦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 [1] 联合创新中心成立 - 双方联合成立"未来工厂与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 面向全球制造业共性需求 [3] - 该中心将通过产学研用全链路深度融合 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制造场景中快速落地 [3] - 目标打造未来工厂标杆和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未来技术研发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高地 [3] - 海信正在加快布局机器人相关产业 2024年获批筹建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3] 前期合作基础 - 2022年海信与福耀科技大学就智慧校园建设展开合作探讨 [5] - 三年来海信的智慧建筑 智慧教室及全品类智能家电服务于福耀科技大学智慧校园建设 [5] - 海信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已高质量交付并投入使用 [5] 合作具体内容 - 人才培养方面 双方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生就业创业 多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 [7] - 探索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如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研究生工作站等 [7] - 海信将在福耀科技大学设立奖学金 奖教金和科技创新奖金 [7] - 科技创新方面 双方将联合开展科技研发 联合申报科研项目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7] - 海信与福耀科技大学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共建工业智能联合研究院 [7] 合作方表态 - 曹德旺表示期待通过海信技术专家担任实践导师等方式 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5] - 王树国表示希望与海信在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上建立紧密关系 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6] - 贾少谦表示海信将深入挖掘更多产学研用场景 打造校企合作新样板和创新高地 [6]
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路桥四公司与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举行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
搜狐财经· 2025-08-19 20:19
会议最后,双方就共建实习基地、开设企业导师课程、联合举办技能竞赛等合作方向达成初步共识。表示将充分发挥企业产业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双重优 势,在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领域加强协作,共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深化校企联动,共建实践平台,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新黄河客户端:王叶 通讯员:曹艳丽 编辑:吕冰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山西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与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于8月13日在山西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举办 交流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旨在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聚焦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交通建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公司领导围绕公司发展现状、技术需求及人才规划展开详细介绍,高度认可学校在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的突出优势,并明确表示将积极对接学校资 源,携手开展技术攻关与人才定向培养工作,为双方合作奠定良好开端。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齐秀廷系统阐述学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成果及人才培养成效。随后,双方围绕智能交通、绿色施工、BIM技术应 用、交通安全管理等关键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为后续合作方向明确重点。 ...
广誉远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成
证券日报网· 2025-08-19 16: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9亿元 同比增长18.1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85.71万元 同比增长28.95% [1] - 扣非净利润6799.86万元 同比增长21.76% [1] 业务板块 - 传统中药业务收入5.22亿元 同比增长14.66% 毛利率69.42% [2] - 养生酒业务收入2567.38万元 同比增长57.18% 成为增速最快板块 [2] 渠道建设 - 新增43家终端门店 全国门店总数达505家 [2] - 拓展"国药堂 国医馆 博物馆"三位一体运营模式 [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2071.97万元 同比增长15.50% [3] - 与顶级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和经典名方二次开发 [3] - 聚焦女性全生命周期管理 抗衰老及认知障碍防治等领域 [3] 行业环境 - "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药市场持续扩大 [1] - 资本和企业涌入中医药与大健康行业导致竞争加剧 [1] - 医保控费控单 二次议价与支付改革引发市场波动 [1] 发展战略 - 坚持"产品为纲 渠道为王 科技为本 品牌为魂"发展思路 [2] - 实施"1541"战略框架和"全产业链打造高品质中药"发展战略 [2] - 依托国家级保密配方和文化营销构建品牌护城河 [4] 股东动向 - 前十大股东中有7个股东选择增持 [3] - 增持行为体现对公司战略转型成效及长期成长性的认可 [3]
专注经期健康 自由点“益LA88Pro”焕新升级
搜狐网· 2025-08-14 14:18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益LA88Pro系列产品 添加全新发明专利复合后生元菌剂(LA88+N13+益生元) 通过中国发明专利认证(专利号:ZL202411604654.5) [1][3] - 产品中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拷贝数分别达到1.33x10⁷和1.16x10⁷ 对阴道有益菌格氏乳杆菌促生率达153% [3] - 表层添加天然蚕丝成分 结合人体工学设计实现无感呵护体验 [6] 临床验证与权威认证 - 开展"含灭活益生菌的卫生巾对阴道菌群调节作用"临床试验 证实对阴道微生态具有调节效果 [4] - 通过德国MyMicrobiome国际微生物组友好认证及SIC益生菌卫生产品认证 [4] - 荣获新华社中国名牌和沙利文认证"中国益生菌卫生巾第一品牌"称号 [4] 研发体系与行业合作 - 与上海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苏州微康生物 零一生命等权威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10] - 成立女性私处微生态联合实验室和女性私护大健康联合研发中心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 [12] - 参与"中国女性万人生殖道微生态队列"项目 系统绘制中国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全景图谱 [12] 产品矩阵与战略布局 - 打造益生菌系列和有机纯棉系列双产品线 分别聚焦科学护理与天然舒适需求 [7] - 有机纯棉系列采用有机纯棉表层 0添加化学物质 通过国家医护级认证 [7] - 构建从经期护理到日常私护的全场景产品生态 探索更多女性健康相关产品与服务 [9]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推动行业从基础吸收功能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打破同质化竞争格局 [10][12] - 引领女性护卫行业向专业化 科学化方向发展 从价格竞争转向科技竞争 [10] - 建立基于生殖道微生态的女性健康评估体系 填补国内系统性研究空白 [12]
苏州市产业工人创新训练营启动
苏州日报· 2025-08-12 08:12
产业工人创新训练营启动 - 首期苏州市产业工人创新训练营于8月11日在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干将路校区开营,旨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1] -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高凤林出席开营仪式并讲授"开营第一课"[1] - 苏州市总工会主席陈嵘出席活动[3] 训练营规划与目标 - 苏州市总工会制定产业工人创新训练营三年行动方案,总体目标为"赋能产业升级、培育工人精英、构建创新生态"[1] - 构建"三级进阶、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产业工人创新训练体系[1] - 计划三年累计训练优秀产业工人超过5000人[1] 训练营课程设置 - 训练营为期5天,课程涵盖理论教学、创新思维、创新管理、专利申报、沉浸式研学等内容[1] - 重点提升产业工人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1] - 实现产业技术创新与人才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1] 未来发展规划 - 建立覆盖"一线优秀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创新领军人才"的全链条训练路径[2] - 打造"理论学习—项目实践—成果转化"闭环链条[2] - 整合职业院校、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撑体系[2] - 构建"竞赛激励—政策扶持—市场转化"三维一体创新生态[2]
九识智能携手上海交大成立联合实验室 校企联合提升无人车应用渗透率
环球网资讯· 2025-08-08 15:05
公司与高校合作 - 九识智能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自动驾驶技术联合实验室 聚焦前沿技术攻坚与高端人才培养 [1] - 合作依托上海交大在视觉大模型等领域的研发积累 助力公司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落地 [1] - 上海交大计算机学科国际排名领先 US NEWS第11 QS第27 CS Ranking第3 尤其在视觉模型领域研发积累备受瞩目 [2] 合作背景与意义 - 九识智能核心团队多名骨干毕业于上海交大 创始人兼CEO孔旗硕士阶段师从人工智能专家吕宝粮教授 [2] - 实验室以解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沿实际问题为目标 非单纯以发文章为导向 [2] - 合作实现双赢 企业获得顶尖学府人才与智力支持 高校获得真实产业场景、海量实战数据及前沿问题挑战 [2] 技术实力与商业化成果 - 公司拥有成熟可规模化商业应用的L4级全栈自研技术 物流无人车在全国300余座城市投入运营 [3] - 服务覆盖物流配送、零售、医药等多行业头部客户 助力客户实现运营成本平均降低66% [3]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实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L4.5级别)的城市高级别自动驾驶公司 [5][6] 全球化战略进展 - 业务成功落地新加坡 获新加坡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 参与该国TR-68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修订 [4] - 产品进入新加坡FairPrice等龙头企业供应链 [4] - 出海最大挑战在于政策法规壁垒 新加坡市场花费两年时间推动政策法规落地 [4] 技术优势与发展路径 - 每日积累近20万公里城市路况数据 动态及静态物体感知与环境理解能力超越美国同行 [6] - 选择物流配送为核心赛道 因法规适应性、社会接受度及商业化推广优势显著 [6] - 城市物流无人配送具有不载人、中低速运行特性 能有效提升物流效率 [6] 未来战略规划 - 未来3-5年将持续深化技术研发与场景适配 推动政策与产业协同 [6] - 目标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全行业盈利突破 [6] - 计划十年内将无人驾驶推广至全社会物流体系 为自动驾驶载人服务奠定社会认知基础 [6] 学术背书与价值输出 - 联合实验室成立是顶级学术机构对公司核心技术路线的有力背书 [3] - 出海逻辑非价格战 而是通过技术为合作区域降本增效 主动让渡部分利润以提升当地生产效率 [4] - 上海交大的国际声誉与学术认可成为突破海外政策法规障碍的关键助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