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渔业
搜索文档
水产种苗“供给重镇”,佛山的产业底气在哪儿?
南方农村报· 2025-11-17 19:34
文章核心观点 - 佛山凭借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健康养殖技术、智慧渔业应用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以良种良法为支点,推动渔业全产业链升级,在52.6万亩养殖水面上实现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2][3] 育种技术突破 - 佛山每年生产各类淡水水产种苗3686.3多亿尾,占全省47%、全国24% [16] - 育种技术完成从引种驯化到生物技术育种的迭代升级,自主培育出“优鲈3号”、“鼎鳜1号”、“雄鳢1号”等新品种 [18][19] - “优鲈3号”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带动养殖户每亩增收超2000元 [20] - “鼎鳜1号”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8.7%,市场供不应求 [22] 健康养殖与智慧渔业 - 精准测水调水方法维持养殖环境健康平衡,养殖过程少用药,产品检测合格才上市 [24][25] - 采用智能设备调控水质、中药配方防控鱼病,鳜鱼收购价每斤高3元且供不应求 [25][26] - 水质调控和体质提升技术使动保成本降低30%,成活率提高25% [28] - 智慧渔业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参数,自动调节增氧、投料设备,每亩养殖效率提升30%以上 [43][44] 全产业链优势 - 佛山构建从种苗培育、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到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优势,渔业年产值210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4% [35][36] - 每天超过700吨淡水鱼从佛山发往全国各地,支撑其“全国优质淡水鱼集散流通中心”地位 [34] - 水产品加工企业形成规模化集群,年加工能力超20万吨,产品涵盖即食、冷冻、调理等多个品类 [46][47] 产学研深度融合 - 佛山渔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打通“实验室到鱼塘”的转化通道 [51] -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甘炼团队研发的水质数据化监测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实现精准养殖 [53][54][55] - 养殖池塘生物圈养护技术通过调控环境降低病害发生率,推广养殖面积超两千亩 [58] - 研发并转化饲料添加剂、塘泥无害化肥料化处理技术、净水微生物开发、中草药提取物防控疫病等系列成果 [60] - 抗应激制剂、抗菌肽等绿色动保产品有效降低对传统抗生素的依赖,提高鱼类机体免疫力 [61]
第二十二届农交会“强农论坛”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6:02
农业强国建设成果 - 粮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1] -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1] - 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展,乡村面貌呈现新气象 [1] 农业发展根本遵循与方向 - 以“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为根本遵循 [1] - 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 [1] - 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1] -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1]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体措施 - 扎实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2] - 分品种分区域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2] - 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践行大食物观 [2] -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和现代设施农业 [2] 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具体措施 - 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 - 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 [2]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力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 [2] -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2]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与提升产业韧性 -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2] -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2] - 补上农业防灾减灾短板,提升农产品预冷烘干、贮藏保鲜等能力 [2] - 优化市场调控和预期引导 [2]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 全方位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和保护 [2] - 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2] - 目标让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老百姓餐桌 [2]
大开眼界!藏在开渔节里的广东智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5:36
核心观点 - 阳江开渔季已从单一仪式升级为全民参与的文旅盛宴,展示海洋经济种业、装备、文旅三重突围路径 [1][2] - 阳江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十四五"期间生产总值从413 9亿元跃升至495 5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4 4% [21] 种业优势 - 阳江海水鱼苗产量占全省40%以上,年产值近9亿元,其中金鲳鱼成为"第一海水鱼" [5] - 淡水种业中鳜鱼苗孵化占全省70%以上,年孵化各类鱼苗3650亿尾,年产值近5亿元 [6] - 全省海水鱼苗产量达67 96亿尾占全国一半,连续7年稳居全国首位 [8] 技术突破 - 企业通过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培育抗病石斑鱼家系,保有优质石斑鱼亲本1000尾以上 [7] - 推广高位池盖顶、小棚房等养殖模式,显著提升鱼苗成活率与整齐度 [7] - 形成"亲鱼-鱼卵-鱼苗-成品鱼"循环生产链,为"蓝色粮仓"提供动力 [8] 装备实力 - 阳江建成三个深水网箱产业基地,2024年海水养殖面积2 43万公顷产量82 05万吨 [12] - "明渔一号"完成第三年养殖投苗,深水网箱规模居全省第二,水产品年产量122 91万吨 [13] - "海陵岛一号"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带动全产业链2 5亿元 [14] 文旅融合 - 开渔季期间每天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亿元 [19] - 构建"28个A级景区+6个文旅特色镇+N条精品线路"矩阵,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5亿元 [20] - "海陵岛一号"定位"养殖+文旅"双驱动,打造海洋牧场综合体 [20]
深圳渔博会引全球渔业资源聚首湾区,多样交易促供需“速配”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17:56
展会概况 - 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于5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渔粤向未来" [1] - 展会汇聚俄罗斯北冰洋帝王蟹、阿根廷红虾、新西兰鳌虾等全球珍品,以及"圳品"认证水产品和茂名罗非鱼等地域特色精品 [1][5] - 超1.2万款高端水产品亮相,满足大湾区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3][5] 展会亮点 - 800斤蓝鳍金枪鱼成为焦点,吸引大量观众打卡拍照,现场提供现切现吃体验 [7][9] - 13家远洋企业携金枪鱼参展,展会期间将举办超过10场开鱼秀 [9] - 高端水产品竞价交易会进行2亿鱼获现场竞价拍卖,达成多项战略合作意向 [14] 国际合作与科技应用 - 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20个国家及地区的优质展商参展 [5] - 展示助渔导航通讯系统、高精度卫星导航仪等科技装备,实现远洋捕捞数字化 [14] - 智慧渔业物联网系统、智能增氧机等设备构建精细化养殖生态 [14] - 智能仓储冷链物流系统为水产品加工流通提供保鲜保障 [14] 产业协作与区域特色 - 广东省远洋渔业协会与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推动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项目建设 [12] - 6大行业协会与主办方进行战略签约,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12] - 茂名政府组团携百亿级罗非鱼产业参展,汕尾、珠海、青岛等地政府组团展示区域特色水产品 [15] 展会功能与影响 - 设置高端水产品竞价交易会、大买家闭门会等商贸活动,实现供需精准配对 [14] - 展会成为集展览展示、高端论坛、贸易对接、招商引资于一体的专业平台 [12] - 助力深圳建设现代渔业之都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