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相机
搜索文档
“万物皆可租”重塑消费和行业逻辑
经济观察网· 2025-10-11 16:21
核心观点 - 新租赁经济正从边缘选择变为主流行为,消费逻辑从“所有权导向”转向“使用权导向” [1][2] - 该模式由年轻消费群体(95后及00后)驱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青年是主要参与者 [1][2] - 行业正催生新型资产运营模式,市场规模预计将快速增长,2025年底达716.9亿元,2030年逼近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接近70% [3] 市场表现与用户特征 - 国庆假期,便携相机、运动相机、无人机、长焦镜头等设备租赁订单量同比激增348%,较2025年8月常规周期增长196% [1] - 00后以62%的占比成为旅游消费主力,95后用户占比超六成,00后订单量一年翻两倍 [1][2] - 用户用百元预算租下价值数千元的设备,例如大疆Pocket3售价超3000元,99元可租用3天 [1] 商业模式演变 - 租赁周期从传统数月甚至数年转向按天计费的“碎片化租赁”,租期精准匹配使用场景 [2] - 租赁服务叠加保险、清洁、技术支持等增值模块,形成完整服务链条 [2] - 出现“品牌直租”模式,新款手机发布即开放租赁,缩短产品触达用户时间 [2] - 部分平台引入个人闲置托管模式,92%商品来自用户寄租,激活社会闲置资源 [2] - 订阅制在服饰、母婴、数码等领域萌芽,按月付费、定期更换 [2] 行业影响与资产运营 - 企业通过设备循环使用实现长期收益,一台相机全年可服务数十位用户,资产利用率大幅提升 [3] - 新模式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供应链管理、设备维护与风控能力 [3] - 信用体系成为关键基础设施,免押金、按信用分级定价等机制降低交易摩擦 [3] 面临的挑战 - 存在标准化难题,设备损耗、归还延迟、使用不当等问题发生率可能提升 [3] - 盈利模式单一,多数平台仍以租金差价为主要收入来源,增值服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3] - 存在价格战风险,99元租相机等引流策略压缩利润空间 [3] - 消费文化可持续性存疑,频繁租用是否导致总体支出上升尚无定论,部分需求可能建立在追求“新鲜感”与“社交展示”上 [4] - 需求可能随旅行热度回落或经济环境变化而迅速萎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