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市场

搜索文档
内江把办好民生实事、群众可感可及作为学习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 “分层分类”为钥 一体推进学查改
四川日报· 2025-07-26 09:39
基础设施建设 - 旱地坝大桥通车后,村民运送农产品节省半小时绕行时间,此前需绕行10公里坑洼土路导致农产品损耗严重[1] - 大桥连接四川内江旱地坝村与重庆荣昌双流村,惠及两岸2000余村民的出行、就医、上学需求[1] - 内江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专班攻克桥墩渗水技术难题,东兴区协调施工便道征地,5月初实现通车[1] 民生服务优化 - 威远县新店镇推行"六净六顺"积分制,562户村民参与环境整治,130户低收入家庭迁入安全住房[2] - 隆昌市圣灯镇细分113个村民小组为209个微网格,退休干部与乡贤担任调解员,年内化解纠纷77起[2] - 内江市交通运输局实现货车报废更新手续线上10分钟办结,提升办事效率[2] 区域经济发展 - 隆昌市梨园村新建便民市场改善交易环境,解决传统集市拥挤问题[2] - 内江市通过抽查回访机制监督民生问题整改,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2] 政策落实成效 - 内江市以分层分类方式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将民生实事作为核心指标[1] - 通过硬化道路、便民市场、线上审批等具体项目实现群众可感知的实效[2]
解决占道经营问题,北京14处点位今年将织补便民商业设施
新京报· 2025-06-25 19:42
便民商业设施织补计划 -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含章园二社区引入蔬菜直通车首日销售300余单,销量超3000斤,有效满足居民需求[1] - 2025年计划在北京市14处占道经营高发、便民需求急切的点位开展商业设施织补工作[3] - 目前已对11处群众急需的点位完成商业设施有效织补,后续将总结前期经验推进全市工作[3] 占道经营整治成效 - 北京市占道经营市民诉求从2016年13.5万件降至2024年2.6万件,降幅达80%[2] - 怀柔区石厂村老路占道经营问题占全区举报量的35%,通过设置148个摊位的便民疏导区分区经营有效解决问题[4] - 通州区新建社区通过跨区引入蔬菜直通车,每周运营2次提供150余种农副产品,满足6000居民需求[5] 商业配套不足现状 - 部分老旧小区、新建小区、回迁楼商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出现"买菜难"问题[2] - 个别区域商业配套仍无法全面覆盖,需通过织补便民商业设施解决[2] - 位置偏远织补点位招商效果不佳,部分区缺乏合规蔬菜直通车辆[3] 创新解决方案 - 采用蔬菜直通车、便民餐车、便民菜店、便民市场、惠农售卖点等多种形式织补设施[1] - 跨区协调引入蔬菜直通车落地社区,协调人气高便民市场开设自产农产品专售区[3] - 免收摊位费吸引游商入市规范经营,盘活闲置物业用房开设便民菜店[3]
北京织补社区商业设施 占道经营高发点补位便民服务
北京商报· 2025-06-25 17:31
便民商业织补计划 - 北京市计划在2025年对14处占道经营高发且便民需求迫切的点位开展商业设施织补工作,通过疏堵结合方式解决占道经营问题 [1] - 通州区宋庄镇含章园二社区作为试点,蔬菜直通车首日销售300余单、销量超3000斤,后续扩展至通州、门头沟等5个区的社区村落 [1] - 自2017年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占道经营投诉量从13.5万件降至2024年2.6万件,降幅达80%,3500余处高发点位完成治理 [1] 供需矛盾与解决方案 - 老旧及新建小区商业配套滞后导致"买菜难",便民生活圈建设虽缓解问题,但个别区域仍存在覆盖不足 [2] - 两部门以"便民"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市民诉求与实地摸排确定需求,采用"一点一策"原则精准织补 [2][3] - 已完成11处点位商业设施织补,后续将跟踪运营情况并调整不符合需求的业态或违规经营者 [3] 跨部门协作机制 - 城管与商务部门定期会商,共享信息并移送线索,共同解决便民商业织补中的复杂问题 [3] - 通过强化协作机制推进疏堵结合治理,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