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俞峰
icon
搜索文档
2025深蓝智库|清飞科技:一场仿生竞赛
北京商报· 2025-05-25 13:1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研发仿生交互型机器人 包括接待机器人"妮娅"、书法机器人和对话机器人 具备微表情、语言和行为交互能力 眼动频率和皮肤质感高度逼真[1] - 公司最初从事生物特征安全技术 专注于生物特征安全红蓝对抗测试 模拟真实攻击以提升安全防御能力 是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蓝队"之一[3] - 公司为新能源车行业提供触发型活体测试解决方案 包括人脸或指纹开车门、驾驶员疲劳检测和L2级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托管赋权[4] - 公司实验室配备360度环绕扫描设备 可采集人脸三维信息、深度信息、红外信息和点信息 生成3D图像并制作仿真头模和手模[4] - 公司基于多种族、肤色、地域、年龄、表情等维度的2D、3D、IR、视频、深度等海量数据 为算法、模组、集成厂商和安全部门提供大数据服务[5] - 公司采用"outside-in"仿生制造理念 基于人类解剖学设计 从外观基础排布电机和驱动程序 效果更逼真 目前已设计至6.0版本[7]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企业、中关村高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并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工作[8] - 公司服务对象包括蚂蚁金服、腾讯、华为、小米、海康威视、商汤等[8] 行业市场与竞争 - 2025年全球仿生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4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5% 中国市场占比超过50% 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6] - 全球仿生机器人市场形成中美日三足鼎立格局 美国在基础算法和高端芯片领先 日本在精密制造和仿生材料占优 中国在政策红利和产业链协同方面突出[9] - 仿生机器人商业化路径呈现"B端先行 C端待启"特征 B端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医疗康复等领域需求旺盛 C端面临安全性、成本及交互能力挑战 全面普及或需10-15年[11] - 特斯拉Optimus Gen3采用汽车产线一体化压铸技术 将关节部件成本降低70% 目标2026年售价下探至2万美元以下[11] - 拓普集团规划年产能100万台 投资50亿元建设核心部件基地 推动电机、减速器一体化生产[11] - 2030年仿生机器人硬件总成本预计较2025年下降60% 家庭服务领域市占率有望升至32%[11] 产品应用与商业化 - 公司仿生机器人应用于文娱、教育场景 如接待机器人"妮娅"适用于公共服务、教育、陪伴、文娱等领域[9] - 公司与高校合作商业化1:1复刻仿生指挥机器人"俞峰" 通过算法模拟指挥 要求各关节运动姿态高度协调[10] - 公司与服装品牌圣迪奥合作装置艺术 将机器人装置艺术与浸入式商场融合[10] - 公司探索听障机器人潜力市场 全国有2780万听障人士 仿生灵巧手机器人可辅助其在医院、学校、银行等场景交流[13] - 听障机器人商业化面临数据采集、训练和机器学习障碍[14] - 公司需精准找到需要服务意识的应用场景 避免简单对话类低价值市场[10] 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多模态大模型极不成熟 微调小模型的细分应用落地仍在成长 影响机器人产业有效落地[12] - 机器人训练需要大量投入 以"OK"手势为例 需3天每天12小时训练才能达到应用要求[16] - 机器人准确性要求从安全性角度需达92% 从应用性角度至少需达80%[16] - 公司选择仿生机器人方向基于原有仿生基因 并寻求差异化路线 聚焦人机共存未来的社会化趋同认知机会[15] - 公司专注于机器人"大脑"开发 特别是右脑情绪感知和服务意识 区别于执行类机器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