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气田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董事长调整:马永生卸任,中国石油集团原总经理侯启军接棒
第一财经· 2025-06-27 21:34
2025.06. 27 随着1998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重组,马永生调任至中国石化集团油田勘探开发管理部,任集团南 方海相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经理,负责南方探区十余个省区海相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工作。而此前, 中国石化并无上游勘探开发业务,主营炼油、化工。可以说, 马永生是中国石化集团上游业务早期 最主要管理人员之一 ,指导发现了中国石化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后又任"川气东送"工程指挥部副 总指挥。 2009年,马永生在48岁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起任中国石化总地质师;2015年12月进入 集团高管序列,任集团副总经理;2017年进入中国石化集团党组。在中国石化工作23年后,2021年 11月,马永生由总经理升任集团董事长,直至此番卸任。 为表彰马永生在油气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贡献, 201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国际编号为 210292的小行星命名为"马永生星" 。此一成就对大多数石油科研者来说都难以企及。 中国石化集团新任董事长侯启军也是老石油人,长年在中国石油集团系统供职。他出生于1966年11 月,1984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地质与勘查专业。 2000年起,侯启军先后出任大庆油田副总 ...
向地球深部进军 中国油气勘探领域的突破之路
中国青年报· 2025-05-31 00:07
深地勘探的战略意义 - 深地指人类难以达到的浅地表之下的固体地球深部,勘探面临岩石坚硬、信号微弱、高温环境等挑战[4] - 地下1-10千米是能源资源开发主要空间,我国已探明173种矿产资源,石油储量1257亿吨,天然气储量212万亿方[5] - 2016年国家将深地资源攻关提升至战略高度,列入"四深"科技创新规划[5] 中国油气勘探发展历程 - 建国初期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1959年大庆油田松基三井累计产油1166.2万吨实现自给[5] - 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相继发现胜利、辽河、中原等油田,勘探深度从620米延伸至6000米[5] - 2000年时我国海相地层储量占比仅10%,而全球90%油气产自海相沉积[7] 海相天然气勘探突破 - 普光气田发现前经历21口探井失败,2001年通过基础研究创新发现生物礁构造,普光1井获日产42万方气流[9] - 元坝气田攻克7000米超深层勘探难题,2007年元坝1井获日产50.3万方气流,探明储量达2195亿立方米[10] - 这两个气田分别成为我国首个海相整装大气田和全球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9][10] 页岩气自主创新成果 - 我国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初期120余口井未获规模发现,关键装备依赖进口(如钻机单价2.2亿元)[11] - 涪陵页岩气田创新生储机理和勘探技术,2012年焦页1井获日产20.3万方气流,累计产量突破700亿立方米[12][14] - 2024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超250亿方占天然气总产量10%,使中国成为北美外首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