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K2机器人

搜索文档
七家A股公司站台,开普勒机器人为何暂不拿风投机构的钱?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16:25
融资策略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4年通过Pre-A轮、A轮和A+轮融资引入七家A股上市公司股东,未引入任何财务投资机构[1] - 股东均为汽车及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包括涛涛车业、福然德、兆丰股份、汉威科技、乔锋智能、伟创电气和柯力传感[1][5] - 融资核心目标为获取产业资源和能力赋能而非资金,主动回避财务投资者[1] 产业协同与合资企业 - 与六家上游零部件制造商及一家下游渠道商建立战略合作[2][3] - 与伟创电气合资成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聚焦灵巧手技术研发[6] - 与福然德合资设立上海德普智擎机器人,承接汽车产业机器人项目[6] - 通过合作获得关节控制精度提升(伟创电气)、传感器增强(柯力传感)、传动部件优化(兆丰股份)等关键技术能力[3][4][5] 产品定位与硬件战略 - 采用"硬件先行"路线,认为稳定低成本硬件是行业早期核心门槛[8] - 双足人形机器人"先行者K2"量采版售价3万美元(约22万元人民币),显著低于同业50-70万元定价[9] - 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共同研发专用零部件,解决工业级零部件尺寸、耐用性不匹配问题[8] 商业化场景与产能规划 - 聚焦工业搬运、上下料等重复性场景,无需工厂改造流程[13] - 机器人续航8小时支持两班倒,相当1.5人工效率,回本周期约两年[14] - 2024年出货目标百台级,2025年目标千台级[15] - 佛山组装工厂年产能约500台,6月已设立分公司强化制造能力[15]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区别于智元机器人全栈布局、银河通用聚焦模型研发的策略[8] - 参照比亚迪早期路径,优先保障产品可靠性与成本优势[11] - 提供双足和轮式底盘双形态,轮式作为工厂过渡方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