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包胶多线切割辊用高端聚氨酯预聚体
搜索文档
上海鹤城:构建聚氨酯前沿材料创新矩阵
中国化工报· 2025-11-07 23:09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09年创立,历经16年发展,从创业维艰成长为行业标杆 [2] - 2011年,公司研发团队在体育器材包胶产品市场拿下全国60%以上份额 [2] - 公司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开发出光伏包胶多线切割辊用高端聚氨酯预聚体,打破进口产品主导局面 [2] - 公司目前已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公司产品涵盖六大体系、三十余系列,市场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 研发能力与核心技术 - 公司拥有从配方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方位研发能力,形成涵盖六大战略新兴领域的聚氨酯前沿材料创新矩阵 [1] - 新落成的5600平方米研发中心配备了从原料分析到成品检测的全套设备,实现“配方设计—工艺中试—成品检测”全流程研发覆盖 [3] - 公司已累计获得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国外专利6项 [3] - 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其全流程自主掌控的研发模式 [3] 主要产品创新与突破 - 绿色化产品:汽车用环保胶黏剂系列实现无VOC、无污染;2014年攻克废旧聚氨酯弹性体化学降解技术难题,将其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多元醇 [3] - 高性能产品:开发出耐150℃高温的高端TPU材料;轻量化、高强度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及低空经济领域展现良好应用前景 [3] - 前沿产品:研发出抛光垫用耐黄变聚氨酯及其制备工艺,通过引入聚酰胺链和酰胺基苯并噻唑结构,显著提升抛光垫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正以“三位一体”的创新范式推动二次腾飞,聚焦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和人才建设 [5] - 基础研究方面,将加强聚氨酯材料构效关系研究,建立材料基因组数据库 [5] - 工艺开发方面,重点推进连续化生产工艺和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 [5] - 人才建设方面,积极与东华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高校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并成立上海专家工作站 [5] - 未来将继续深化与拓展聚氨酯前沿材料创新矩阵,整合研发资源,加强与下游用户协同创新,聚焦绿色环保、高性能化和特殊应用等方向 [5]
上海鹤城:构建聚氨酯前沿材料创新矩阵
中国化工报· 2025-11-07 10:25
公司发展历程与里程碑 - 公司研发中心于11月1日正式揭牌,标志着其在技术深耕与产业创新上迈入新阶段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经过16年发展,已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2011年,公司研发团队在体育器材领域实现突破,拿下全国体育器材包胶产品市场60%以上的份额 [2] 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 - 公司拥有从配方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方位研发能力,形成了涵盖六大战略新兴领域的聚氨酯前沿材料创新矩阵 [1] - 新落成的5600平方米研发中心配备了从原料分析到成品检测的全套设备,实现从“配方设计—工艺中试—成品检测”的全流程研发覆盖 [3] - 公司已累计获得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国外专利6项 [3] 产品矩阵与市场应用 - 公司产品涵盖六大体系、三十余系列,市场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公司开发出生产光伏包胶多线切割辊用高端聚氨酯预聚体,打破该领域长期被进口产品主导的局面 [2] - 公司开发了汽车用环保胶黏剂系列,实现无VOC、无污染,契合汽车产业对环保内饰材料的需求 [3] 创新成果与技术优势 - 公司开发出耐150℃高温的高端TPU材料,可满足高温高压密封场景的苛刻要求 [3] - 开发的轻量化、高强度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及低空经济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3] - 研发出抛光垫用耐黄变聚氨酯及其制备工艺,显著提升了抛光垫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 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 公司将以“三位一体”的创新范式推动二次腾飞,加强聚氨酯材料构效关系研究,建立材料基因组数据库 [5] - 公司将重点推进连续化生产工艺和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 - 公司积极与东华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高校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并成立上海专家工作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