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案营销

搜索文档
元隆雅图内控“失控”,销售伪造合同长达3年;一季度虚增利润3000万、上半年预亏1000万
搜狐财经· 2025-07-16 11:48
公司事件 - 元隆雅图一名销售人员伪造销售合同长达3年,涉案金额待公安机关调查[2] - 伪造合同导致2025年一季度虚增利润2935.05万,使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476.76万转为亏损[2][4] - 公司已报警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具体涉案金额需进一步调查[4] 财务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00万至1000万,去年同期盈利2578.76万[5] - 2024年公司首次出现上市以来亏损,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4亿[7] - 近5年业绩逐年下滑,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1.63亿[7] 业务结构 - 公司两大业务为全案营销和IP文创,其中全案营销贡献2024年97%的收入(27.1亿)[5] 内控问题 - 涉事员工通过伪造公章在真实合同中混入伪造合同,公司因长期未收到回款才发现问题[9] - 2024年12月内控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12] - 审计机构表示审计不负责鉴别文件真伪,且抽样可能遗漏小额合同[12][13] 市场质疑 - 市场质疑单名员工能否独立完成虚增近3000万收入的行为[9] - 部分观点认为可能存在团伙作案或财务造假,而非个人行为[9][10] - 事件暴露公司内控失效,可能存在其他未发现的造假行为[13]
员工伪造合同影响一季度净利近3000万元 元隆雅图上半年预计由盈转亏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22:53
公司事件 - 元隆雅图一名销售人员涉嫌职务侵占,伪造客户公章和销售合同,虚构销售业务,非法占有公司财产,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立案侦查[1] - 伪造合同涉及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具体金额尚待调查确认,初步估计对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影响约为2935 05万元[1] - 该事件可能导致公司相关财务报表的收入和利润等会计科目差错更正,但未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其他影响[1] 财务业绩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00万元—10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亏损800万元—1300万元,同比减少134 27%—155 69%[2] - 公司假设虚构销售业务形成的应收款项及存货价值完全不能收回,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因此减少2935 05万元[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4 07亿元(已扣减事件影响2935 05万元),同比略有增长[2] 业务合作与股价表现 - 公司与泡泡玛特在品牌营销推广项目上有业务合作,但2024年相关业务收入仅221万元,占比小,2025年暂无相关收入确认[3] - 公司股价近期因泡泡玛特概念大幅攀升,截至7月11日报收20 7元/股,较6月中旬高点下跌约24%,但较4月初低点仍有近70%涨幅[3]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全方位一体化创新整合营销服务,包括促销礼赠品策划与供应、数字化营销策划与执行、新媒体广告策划与投放、元宇宙科技营销等[2]
号称“AI跨境社交电商A+H第一股” 的吉宏股份 内在“成色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5-22 14:20
业务布局 - 公司采用"双轮驱动"模式,包括ToC端的跨境社交电商和ToB端的全案营销设计包装服务,形成多元协同效应 [2] - 跨境社交电商业务通过AI技术实现"货找人"精准营销模式,独立站模式覆盖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并占据领先地位 [2] - 包装业务与伊利、瑞幸咖啡等头部快消品牌深度绑定,提供从营销策略到包装设计的一站式服务,成为中国内地纸制快消品销售包装龙头 [2] 技术实力 - 公司以"数据为轴,技术驱动"为核心,利用AI技术实现供应链、内容制作、广告投放、支付与物流系统的全链路优化 [5] -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库存管理并降低运营成本,AI驱动的内容创作和广告投放系统提升营销精准度 [5] - 基于AI技术孵化多个自有品牌如SENADABIKES、Veimia等,涵盖电助力自行车、内衣、遮阳伞及宠物用品领域 [5] 市场地位 - 在中国B2C出口电商公司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3%,在中国内地纸制快消品销售包装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2% [8] - 构建全链条服务整合能力、头部客户绑定效应、工艺设计转化能力等多维竞争优势,形成"规模经济-网络效应-技术领先"护城河 [8] - 提前布局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并占据领先地位,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与拓展潜力 [2][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76亿元、66.95亿元和55.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3.32亿元和1.84亿元 [10]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7.41%,净利润同比下降47.28%,主要受跨境电商业务下滑25%、包装业务成本上升及商誉减值1.2亿元影响 [10][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77亿元(同比+11.55%),净利润5916万元(同比+38.21%),得益于东南亚市场爆发及AI选品工具上线使爆款率从5%提升至9% [12] 面临挑战 - 跨境电商业务需应对东南亚、中东等市场的本土化运营挑战,包括文化差异、物流配送体系及电商法规合规要求 [15] - 需持续投入研发保持AI技术、大数据分析等领域领先优势,应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技术迭代压力 [16] - 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汇率波动增加运营成本与财务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对跨境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17] - 面临来自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国际电商巨头及新兴跨境电商平台的激烈市场竞争压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