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
搜索文档
“永远50年”魔咒已破?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中国电力报· 2025-10-17 16:30
技术进展与阶段 - 可控核聚变发展已进入第三阶段即燃烧实验阶段,目标是开展燃烧等离子体实验以实现真正的聚变反应[2] - 中国在2025年取得重要技术突破:EAST装置实现上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2] - 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在2025年3月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摄氏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大幅跃升[2] 商业化进程与预测 - 预计在2050年左右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改变了“永远50年”的传统看法[1] - 商业化资本快速涌入聚变赛道,投资总额已超过100亿美元[7] - 民营企业如新奥科技等积极布局,新奥启动投资60亿元的“和龙-2”装置,计划于2027年建成[7] 国际合作与参与 - 中国与全球50多个国家、140余家核聚变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3] - 中国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关键合作伙伴,承担了18个关键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及核心设备安装任务[4] - 中国通过参与ITER计划加速了聚变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未来建设聚变示范堆奠定基础[4] 行业主体与资本投入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在上海挂牌成立,作为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等业务[6] - 民间资本和商业公司已成为聚变能源研发投入的新增长极,国内涌现出多家商业化公司通过不同路径进行探索[7] - 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决策高效等优势,能够加速聚变技术从实验室到工程化应用的转化进程[7]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聚变能源发展仍需突破稳态运行、材料与工程、经济性等瓶颈[5] - 需要研究新型抗辐照材料,以适应聚变堆芯的极端高温与强辐射环境,保障安全稳定运行[6] - 未来需加强稳态燃烧、能量增益等基础科学研究,并深化材料、工艺等关键技术攻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