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
搜索文档
[新股]丹娜生物成功登陆北交所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龙头起航新征程
全景网· 2025-11-03 15:41
公司上市概况 - 丹娜生物于11月3日上午9时30分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1] - 公司是第一批国家支持的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 公司从事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5] 发行与交易数据 - 本次发行股份全部为新股,发行数量为800.00万股,发行价格为17.10元/股 [4] - 上市首日开盘价为93.70元/股,最高至111.70元/股,收盘报102.10元/股,较发行价上涨497.08% [4] - 首日成交量6.79万手,成交额6.65亿元,换手率94.25%,总市值达56.55亿元 [4] 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侵袭性真菌病等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已取得91项境内外专利,79项国内注册产品,102项国外CE认证 [5] - 公司搭建了五大核心技术平台,形成了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的产品管线 [5] - 公司在客户资源、产品体系、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行业地位不断提高 [5]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扣除发行费用2,223.08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1,456.92万元 [8] - 募集资金将用于总部基地建设项目和新产品研发项目 [8] -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0,200.00万元,建设期36个月,环评批复产能为6,506万人份,旨在扩大生产规模 [8] - 新产品研发项目将基于六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侵袭性真菌感染、呼吸道及妇科病原微生物感染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8]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董事长强调将履行好上市公司义务,强化创新、规范运作,维护投资者权益,加快发展健康事业 [7] - 公司将通过募投项目进一步拓展免疫层析、化学发光等方法学产品的市场应用,并优化升级核心产品 [8]
丹娜生物上市募1.37亿元首日涨5倍 过会被问成长性
中国经济网· 2025-11-03 15:36
上市概况 - 丹娜生物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收盘价102.10元,较发行价17.10元上涨497.08% [1] - 上市首日成交额为6.65亿元,换手率达94.25%,总市值为56.55亿元 [1] - 公司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80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368亿元 [5]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他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ZHOUZEQI(周泽奇),其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39.4465%的股份 [2] - ZHOUZEQI为美国国籍,拥有中国永久居留权,担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2] 上市审议关注要点 - 审议会议关注公司成长性及募投项目披露充分性,包括新增产能产品类型差异、酶动力学及酶联免疫法产品产能增加较少的原因、鲎血细胞替代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影响,以及进入免疫层析法等新业务领域的风险 [3] - 关注经营业绩可持续性,要求结合细分市场容量、技术优势说明发展空间,并分析4种替代性产品完全替代鲎血细胞产品的可行性及对业绩的影响 [4] - 关注核心原材料鲎血细胞的供应风险,包括从境外获取的可行性、替代产品的有效性,以及供应问题对公司生产经营稳定性的潜在影响 [5] 募集资金使用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1.1457亿元,比原计划少2223.08万元 [5] - 原计划募集资金1.368亿元,拟用于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02亿元,拟使用募资1亿元)和新产品研发项目(投资总额1.5433亿元,拟使用募资3680万元) [5][6] - 发行费用总额为2223.08万元,其中保荐费用471.70万元,承销费用893.57万元 [6]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2.9507亿元波动至2024年的2.3959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1.1612亿元 [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从2022年的4462.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8719.0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4996.5万元 [7][8] - 毛利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从2022年的63.3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5.99% [8]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2022年为9161.8万元,2023年降至4747.1万元,2024年回升至10227.6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5104.8万元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