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管路系统

搜索文档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用流体管路系统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7-25 10:49
汽车用流体管路系统行业发展态势 - 汽车流体管路系统由管体、连接件、紧固件等组成,用于连接汽车空调、底盘、发动机及新能源车三电系统,细分用途包括空调、冷却、燃油、制动管路系统等 [3] - 连接件和紧固件是关键零部件,认证周期长,需积累历史交付数据建立失效模型并持续改进 [3] - 按材料分为橡胶、塑料、金属管路,塑料具有轻量化(密度低)、易加工(模具成型)、易安装(快速接头)、耐化学性(抗氧耐水解)、节能(内壁光滑)、成本低(免防锈处理)等七大优势 [3] - 工程塑料在重量(轻)、成本(低)、安装便利性(快)、耐低温性能(优)方面表现突出,但耐高温性能(中)和环保可回收性(差)弱于金属 [4] 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汽车产销2023年达9354.66万辆/9272.47万辆,2024年预计9250.43万辆/9531.47万辆,新兴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 [5] - 中国零部件企业凭借制造能力、研发实力和供应链优势加速出海,参与国际车企本土化生产 [5] - 新能源车推动流体管路单车价值量提升:纯电动车冷却管路分布更分散(用量约15米),插混车因保留燃油系统+新增三电系统管路用量达30米 [6] - 轻量化政策驱动塑料管路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要求2030年乘用车油耗降至3.2升/百公里 [7] - 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推动零部件升级,部分管路从单层变为多层结构,配套零件数量和精密度要求提高 [8] 行业竞争格局 - 内资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缩小与国际领先供应商差距,凭借价格(低20-30%)、物流优势进入合资/自主品牌供应链 [9] - 整车厂为降低断供风险,将本土优质供应商纳入配套体系 [9] 技术发展趋势 - 管路设计向总成集成化、电子化方向发展,集成更多传感器和温控阀 [6] - 塑料材料通过合金化、玻纤增强等技术开发满足不同性能需求 [3] - 连接件需满足耐高压(>20MPa)、耐腐蚀、防渗漏等严苛要求 [7] 市场前景预测 - 2025-2031年全球市场将保持5-8%年均增速,中国企业在东南亚、中东欧等区域出口份额有望提升至35% [10][15]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将带动热管理系统管路市场规模增长至2030年的120亿元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