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刚性线缆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人形机器人线束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7-30 21: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线束承担着电力传输、信号控制和数据通信的重要功能,行业资金、技术和客户壁垒较高,未来将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化、轻量集成化和仿生化方向发展 [4] - 中国人形机器人线束行业受全球机器人产业政策、中国技术突破等因素推动,随着应用场景拓展、技术发展、行业政策驱动、产业生态扩张和市场需求提升,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4] - 中国国产人形机器人线束产品虽性能与进口产品有差距,但具有性价比优势,国产化率有望逐年提升 [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 - 人形机器人线束是连接机器人各部件的电线和电缆集合,由导线、绝缘材料、保护层和连接器组成,承担电力传输、信号控制和数据通信功能 [5] 行业分类 - 从产品类型分为柔性线缆和刚性线缆,柔性线缆用于频繁运动关节部位,刚性线缆用于固定连接部分 [7][8] - 从产品功能分为动力线束和信号线束,动力线束为关键部件提供电能,信号线束传递控制信号和反馈信息 [9][10] - 特殊专用线束包括液冷线束、特殊信号线束和结构型线束,满足特殊散热、通信和轻量化集成需求 [12][13][14] 行业特征 - 行业具有资金壁垒高、技术壁垒高、客户壁垒高的特点,且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化、轻量集成化和仿生化方向发展 [15] 发展历程 - 经历初期发展、集成化与柔性化发展、智能化与高度集成、智能可重构与仿生发展四个阶段,目前处于智能可重构与仿生发展阶段 [21][22][2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原材料,成本占比约70%,连接器是重要原材且国产化率低,未来连接器数量预计下降 [30][31][33] - 中游为线束制造商,进口线束在多项性能上优于国产线束,人形机器人线束性能要求高于工业机器人线束,略低于车规级线束 [35][36][37] - 下游为人形机器人应用环节,线束应用占比不足1%,中国企业有望在部分领域率先实现国产化替代 [40] 行业规模 - 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由3.4亿人民币增长至81.6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21.34% [42] - 历史增长得益于各国政策支持和中国技术突破,未来增长受应用场景拓展、技术发展、政策驱动、产业生态扩张和市场需求提升等因素推动 [43][44][45]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国际巨头企业,第二梯队为中国领先企业,第三梯队包括部分企业 [50] - 历史上欧美日韩企业进入早、产品性能优,已进入主流供应链,中国企业进入晚且未稳定进入 [51][52] - 未来中国产品具性价比优势,国产化率有望逐年提升 [53]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出立讯精密、万马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 [55][56][57] 企业分析 - 立讯精密为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2024年汽车互联业务激增,追加机器人赛道投资 [70] - 万马股份业务涵盖三大事业,工业线缆产品丰富,2024年电力产品同比增长,垂直化生产能力提升 [74] - 鑫宏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新能源汽车和工业线缆营收增长,设立子公司研发人形机器人线束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