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产品

搜索文档
让刺绣艺术走进生活走向世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2 06:56
刺绣行业现状 - 刺绣作为古老手工艺在中国拥有多样化的风格,包括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各具特色的绣法 [2] - 近年来国家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政策推动非遗保护,刺绣艺术以多元化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并走向国际 [3] - 刺绣产业与多行业融合,形成"指尖经济",带动产业发展 [3] 非遗工坊经济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建设9100余家非遗工坊,直接吸纳27万余名脱贫群众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6万元 [8] - "依文·中国手工坊"数据库覆盖2.8万余名绣娘和8900余种刺绣纹样,实现订单精准匹配 [14] - 织金数字化产业基地成立10个月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60万元,产品远销海外 [14] 代表性企业案例 - 梁忠美布依手工刺绣坊通过免费培训+订单承接模式,产品远销美英日等国 [6][7] - 阿牛阿呷工作室将彝绣元素拓展至背包、家居用品等领域,产品入驻北京SKP商场BHG生活超市 [11] - "依文·中国手工坊"签约织金县1000多名绣娘,标准化生产鞋履、箱包等跨境订单产品 [14]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王秋雨创新融合书法、国画与苗绣工艺,开发蓝靛染色围巾等跨界产品 [13] - 阿牛阿呷将彝绣流苏、银饰等传统元素与国际潮流结合,2018年登陆中国国际时装周 [11] - 凉山州彝绣从业人员达3.1万名,建立州/县级就业示范基地 [11]
2025中国平安“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在深启动
财经网· 2025-05-12 21:18
活动概述 - 平安集团联合多家机构主办"千年非遗 时尚赋新"——2025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 活动为期三天 汇聚10个民族的18位非遗传承人代表与深圳时尚设计师 行业专家及公益组织代表共同探讨非遗发展新路径 [1] - 活动内容包括非遗传承人分享 时尚设计展示 以及前往深圳市时装设计师协会等机构进行深度交流 了解前沿设计理念和非遗产品市场化运营方式 [2] 非遗传承与创新 - 非遗传承人分享各民族技艺传承实践经验 包括柯尔克孜族 苗族 瑶族等 探讨传统纹样保护 跨界融合创新 代际传承机制等核心议题 [1][2] - 柯尔克孜族非遗传承人布如力·斯开克成立刺绣合作社 让非遗技艺真正"活"起来 并获得国际订单 [2] - 瑶族非遗传承人邓玉玲 邓小珍分享与平安合作经历 包括国际交流学习 工坊重建 以及产品销售和文化传播 [4] 跨界融合与产业升级 - 平安集团提出构建"公益+商业"可持续生态 创新乡村振兴产业帮扶新模式 让非遗产品成为文化传承载体和国际名片 [1] - 深圳作为时尚产业集群设计之都 汇聚23家主板上市企业 其时尚趋势报告影响亚太地区超千家供应链企业 为非遗活化提供产业支撑 [3] - 玛丝菲尔集团 香云纱品牌见萩等专业服装设计机构将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专业学习指导 [2] 项目成果与未来规划 - "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五年来已覆盖10个非遗工坊 帮助百名低收入妇女在家门口创业增收 初步搭建"技艺培训-产品设计-电商销售"完整链条 [5] - 平安集团未来将聚焦三大创新 包括专业设计师指导 创建非遗跨界融合新场景 构建"公益+商业"可持续生态 [4] - 公司表示将继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以商业向善之力助力非遗传承 以"金融为民"之心赋能乡村振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