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饭
搜索文档
看似干净,但细菌超标的4种食物!吃错小心进医院
央视新闻· 2025-09-25 03:06
没放冰箱的剩饭 - 煮熟米饭在常温下储存易导致蜡样芽孢杆菌超标并产生毒素 引发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4] - 储存温度越高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和产毒速度越快 在35℃下仅需4小时即可检测到毒素 [4] - 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耐热性强 可耐受126℃高温达90分钟 常规加热无法消除 [6] - 抑制细菌滋生的有效方法包括将剩饭趁热放入冰箱或将食物保持在60℃以上 [8][9] 室温下的蚝油与酱油 - 蚝油和减盐版生抽等调味料开封后需冷藏 室温储存可能滋生沙门氏菌等微生物 引起发热和腹泻 [9] - 研究显示室温24℃和30℃储存的蚝油在第6周检出细菌 第8周细菌总数超过国家标准 而4℃冷藏则始终符合标准 [11] - 包装材质影响细菌总数 同一温度下玻璃瓶细菌总数最高 挤挤瓶储存效果最好 [11] - 室温储存至第10周的蚝油气味变化不大 仅香气略减 难以通过嗅觉察觉变质 [13] 制冰过程不卫生的冰块 - 餐饮门店食用冰块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 指示菌水平偏高 [13] - 污染主要源于制冰环节 包括制冰机清洁不到位以及取冰操作不规范 如未戴手套或清洁用具交叉使用 [14] - 在夏季30℃以上气温条件下 少量污染源可导致微生物快速繁殖 [14] 来源不明或储存不当的鲜切水果 - 鲜切水果即使切除腐烂部分 其完好部位仍可能受微生物污染 明显超过国家规范限值 [16] - 水果的卫生状况取决于多个环节 包括工作人员手部消毒 刀具砧板清洁以及是否低温储存 任一环节疏忽均可导致细菌滋生 [16] - 轻度腐烂的发霉水果其内部完好部位的微生物污染也超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