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新闻
搜索文档
民生新闻报道:趋势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12 10:40
民生报道的价值与现状 - 民生报道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覆盖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核心领域,并扩展至乡村振兴、精神文化生活等新兴议题[7] - 当前民生报道发展呈现三大特点:报道领域持续扩大、视角更贴近基层、数据运用更丰富(如引用城乡低保平均标准每人每月828元与616元)[8] - 中国民生报道生态形成央媒、省级媒体(如新京报、澎湃)、县市级媒体三级格局,新京报凭借调查基因与全国化运营成为头部机构,2025年获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一等奖[9] 公众对民生报道的期望 - 公众最希望民生报道优先覆盖就业收入(45.7%)、医疗教育住房(43.9%)、食品安全环境(41.2%)等直接关联切身利益的领域[22] - 优质民生报道需具备深度与吸引力,关键因素包括揭示根本原因(52.4%)、提供解决方案(50%)、真实案例引发共鸣(37.1%)[26] - 公众对报道时效性要求高,23.2%认为重大政策需当天解读,20.9%要求突发事件尽快发布权威信息[28] 新京报的民生报道实践 - 新京报2025年1-9月发布深度原创稿件3286篇,覆盖2800多个行政县,涉及衣食住行全领域,日均产出图文10条、视频2条[23][24] - 报道传播力显著:全网粉丝3亿,260多个平台账号,前三季度微博总阅读量252亿,微信阅读量6亿,抖音阅读量166.37亿[33] - 创新性强:56%原创报道采用可视化表达,视频新闻完播率达3.03%(腾讯平台)与3.81%(抖音平台)[26][41] 报道效果与社会影响 - 新京报报道建设性突出,55.9%的报道问题得到反馈或解决,如推动出台《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50][65] - 典型案例“罐车运输乱象调查”累计话题阅读量近2亿,单条微博阅读量6000万,推动国务院成立联合调查组并整改行业乱象[62][63][65] - 公众参与度高:各平台评论量总计超千万(微博1850万条、抖音1540万条),体现媒体与受众双向互动[37]
新京报举行创刊22周年战略发布会:七项举措推进系统性变革
新京报· 2025-11-11 18:00
11月11日,新京报创刊22周年"于坚守中变革"战略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约30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合作伙 伴参加。在会上,新京报发布推进系统性变革七项举措,围绕系统集成、内容生产、传播布局、资源链 接、技术赋能、评价考核、人才战略进行布局,将系统性变革从局部探索向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推进。 在"五个坚守"中持续推进变革 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汤一原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媒体生态正 经历深刻重塑。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变革,已然成为这个时 代的核心命题。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一年前,新京报开始启动系统性变革,重新审视用户需求和自身定位,重新 定义内容价值和传播逻辑,重新评估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开始打一场倒逼自己打破路径依赖、实现自 我革新的硬仗。"我们深知,变革与坚守,守正与创新,从来都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今天,新京报 的系统性变革初见成效,源于我们对于媒体责任的坚守。" 汤一原表示,2025年新京报在"五个坚守"中持续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 "变革,让我们不断向上;坚守,让我们始终有根。"汤一原指出,推进系统性变革已非主流媒体的"选 择题",而是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