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国际电影节
icon
搜索文档
从“电影+旅游”看城市文化消费新范式
北京青年报· 2025-04-24 17:20
行业战略与模式创新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推出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线路,旨在通过电影媒介撬动城市经济、文化和空间的多维价值裂变 [1] - “电影+文旅”模式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资源整合重构消费场景,实现从单一票房经济到全域消费经济的跃迁 [2] - 将城市空间转化为电影叙事场域,把观影行为延伸为沉浸式消费链条,巧妙地将电影节流量转化为城市消费增量 [2] 资源整合与品牌建设 - 规划的12条路线是对城市分散的电影取景地等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重组,例如将《长城》拍摄地转化为文旅地标 [2] - 怀柔区推出“电影主题列车”串联网红打卡地,将电影节分会场与民宿、景区联动,形成“影都”品牌生态圈 [2] - 通过《霸王别姬》《老炮儿》等作品唤醒集体记忆,使游客从被动观光者转变为电影情节的参与者 [2] 长期发展机制与挑战 - 需建立“内容创作-场景开发-运营服务”的全周期机制,如开发主题线路剧本杀、推出电影衍生文创、培训影旅向导等 [3] - 需警惕IP转化流于表面导致同质化,以及避免因缺乏持续内容供给与配套服务而产生的短期效应依赖 [3] - 核心考验在于能否将“电影基因”植入城市肌理,让游客自然感知文化脉络,而非接受商业包装的快消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