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曜 Beta 激光雷达
icon
搜索文档
政府基金入局,滴滴再获20亿融资,自动驾驶上升至城市基建新高度
搜狐财经· 2025-10-14 17:45
融资与战略合作 - 滴滴自动驾驶完成D轮融资,总金额达20亿元人民币 [1] - 投资方包括中关村科学城基金、北京市信创产业发展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广汽集团,阵容涵盖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国家队资本和传统车企 [1] - 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AI核心算法研发与L4级自动驾驶应用落地,以推动技术创新、规模化运营及商业化闭环 [1] - 自第三轮融资起,投资主体发生显著变化,广汽集团以2.98亿美元主投,此后参与者多为战略与产业资本而非纯粹的财务风险投资 [3] 技术研发与布局 - 公司已基本打通“车-路-云-图”全链路技术布局,并自建“慧桔港”运维网络 [6][9] - 推出自研硬件,包括与北醒公司联合设计的国内首个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北曜Beta”,以及量产化的三域融合计算平台“Orca虎鲸” [8] - 公司在无人驾驶领域累计投入已超过百亿人民币,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的决心 [9] - 滴滴拥有无与伦比的数据优势,其日常运营收集的真实、动态路况数据远比其他车企的路测数据更鲜活和真实 [6] 商业化进展与规划 - 公司与广汽埃安合作的新一代前装自动驾驶车计划于2024年底交付,之后将在北京、广州等地开展示范应用 [9] - 2024年以来,滴滴自动驾驶已在北京和广州开启全场景、全无人测试,车辆在早晚高峰、深夜、骤雨等复杂场景中表现稳定 [9] - 与广汽集团联合研发的L4车型将于2027年推出,旨在构建“整车制造+出行服务”的完整生态 [1]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无人驾驶行业正从技术演示阶段全面进入商业化落地的深水区 [3] - 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的入场意味着无人驾驶被提升至“城市级新基建”和“未来产业核心”的战略高度 [4] - 行业价值衡量标准从技术领先转向对区域经济、产业链拉动和城市智慧交通建设的实际贡献 [6] - “造车”与“智驾”走向深度融合,车企需要前沿自驾技术赋能产品,科技公司则需要车企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以实现技术规模化搭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