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级柔性脑电睡眠贴片系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市场 “人机共生”即将照进现实
证券日报· 2025-06-09 01:08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领域迎来发展热潮,承载着医疗康复和产业革命的双重潜力 [1] - "北脑一号"完成首批人体植入,神经信号采集通道有效率超98%,患者可通过意念操控计算机及机械臂 [1] - 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患者达1242万,脑机接口技术为脑部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1] - 2025年被视为脑机接口临床应用"破冰之年",Neuralink完成6.5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达90亿美元 [1][8] 技术路径与临床验证 - 脑机接口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全侵入式三大技术路径,侵入深度与信号质量正相关但安全风险递增 [3] - 临床验证是当前主要瓶颈,侵入式设备需完成2-3年严格临床验证周期 [3][4] - 中国在电极、信号采集系统等关键部件与欧美差距不大,但需提升系统集成度和大规模临床验证 [3] - 北京、上海等地加速临床试验平台建设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应用场景拓展 - 半侵入式与侵入式技术聚焦医疗领域,为瘫痪、渐冻症等患者提供功能恢复可能性 [5] - 非侵入式技术已在医疗康复领域商业化,并拓展至教育、安全、娱乐等领域 [5][6] - 西安交大附属医院应用脑机接口手功能康复系统,实现"脑控驱动"康复模式变革 [6] - 非侵入式技术凭借无创优势广泛应用,如睡眠监测贴片和专注度监测头显等产品 [6] 资本市场动态 - Neuralink估值从50亿美元升至90亿美元,国内阶梯医疗完成3.5亿元B轮融资 [8] - A股公司如诚益通布局"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战略,翔宇医疗建立脑科学实验室 [9] - 资本市场推动横向并购扩大市场份额,纵向整合强化产业链控制 [9] - 行业亟需跨学科人才协同,政策扶持与生态培育助力产业链成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