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诊断

搜索文档
巨鲨医疗——从商贸代理到自主研发制造
经济日报· 2025-06-14 04:58
走进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鲨医疗")产品展示厅,宽敞明亮的数字智能联合手术室 里一尘不染,多类型智能医用显示器一字排开,全智能高压注射系统整齐排列,AI智能机器人在自动 诊断病人CT影像……仿佛置身一个微型医疗装备展览会。 "公司研发生产的医学图像智能显示、智能医疗手术机器人、智能化医用高压注射系统等医疗装备,销 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巨鲨医疗董事长王卫说,公司已累计申请国际和国内专利1000余项,先后被认 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 军企业等。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巨鲨医疗成立于1996年,起初主要从事进口医疗装备在国内的商贸代理。"20多年前,国内医院进口一 台医用液晶显示器要几十万元,产品还是落后两代的。"王卫说,"医疗设备能买来,但核心技术买不 来。我们下定决心自主研发,生产质量过硬、技术水平高的医疗设备。" 创新的道路从不平坦。对此,参与巨鲨医疗第一代医疗诊断显示屏研发工作的孙景锟深有感触。"芯片 是医学图像显示系统的核心,为实现自主研发,研发团队不断改思路、换方法,利用可编程逻辑阵列芯 片研发医学影像处理算法 ...
康泰医学:实控人胡坤累计减持737.79万股,持股比例降至45%
新浪财经· 2025-06-11 12:40
股东减持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胡坤在2025年5月30日至6月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73779万股 占总股本的184% [1][2] -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2505869股(062%) 大宗交易减持4872000股(121%) [2] - 减持后胡坤持股数量从188亿股降至181亿股 持股比例从4684%降至4500% 触及5%整数倍变动线 [2][3] - 更早前的5月30日至6月3日 胡坤已减持54153万股(135%) 持股比例从4684%降至4549% 触及1%整数倍变动 [6][7] 减持计划与股权结构 - 胡坤原计划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29865%) 其中集中竞价不超过400万股(09955%) 大宗交易不超过800万股(19910%) [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胡坤持有188亿股(4684%) 全部为A股 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4705万股(1171%) 有限售条件股份141亿股(3513%) [3][10] - 减持后无限售条件股份降至3967万股(987%) 有限售条件股份保持141亿股不变 [3][7]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Q1营业收入112亿元 同比增长1277% 归母净利润1644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7767% [12][13] - 扣非净利润1377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3316万元)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95万元 同比改善5580% [13] - 总资产278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27% 净资产187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89% [13] 市场表现与股东结构 - 截至6月11日午盘 公司股价1434元 市值5762亿元 当日成交额3602万元 换手率099% [13] - 前十大股东中 胡坤持股4684%居首 王桂鹏持股1173%位列第二 其余股东持股均低于062% [11]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主营医疗诊断监护设备的研发生产 注册地位于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11]
美的集团董事长:小米进入家电业在战略上已经输了
第一财经· 2025-05-30 19:15
行业竞争格局 - 家电行业已是高度竞争的红海市场,进入门槛不高且增长空间有限 [2] - 行业竞争打法固定,即使取胜也将是巨大的消耗战,新进入者战略上已处于劣势 [2] - 国内空调市场虽价格下行但需求旺盛,公司1-5月国内业务增长,5月安装量同比增长超50% [3] - 洗碗机等品类销售环比下滑,可能与地产行业相关 [3] - 国内家电市场品牌集中度预计下半年将继续提高 [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采取双轨战略:延长家电(To C)业务生命周期,同时打造To B业务为第二增长曲线 [2] - 目标未来To C和To B业务各占收入50%,形成"生长接力" [2] - 家电业务通过国内市场用户直达模式变革和海外推进自主品牌(OBM)业务来维持 [2] - To B业务重点布局医疗和机器人赛道 [4] - 医疗领域通过收购万东医疗切入诊断设备市场,已从DR设备延伸到核磁设备 [4] - 成立医疗板块,不排除今年设立医疗事业部并有更多新动作 [4] 全球化运营 - 美国市场收入占2024年总收入的6% [3] - 计划6月底实现95%对美出口产品在中国之外基地生产 [3] - 利用海外23座工厂布局,空调可从7-8个国家向美国出口 [3] - 构建区域化供应链体系,所有品类客户可有三个国家工厂的选择 [3] - 对美出口4月下降但5月大幅增长,吸引新客户合作 [3] 新兴业务发展 - 看好医疗赛道和国产替代机会,认为这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4] - 机器人领域同时布局工业和家庭场景,已投入研发资源 [4] - 家庭机器人应用场景和形态尚在探索阶段 [4]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强调不依赖个人领导的管理传承模式 [4] - 目前不会分离董事长与总裁角色 [4] - 2024年分红提升,未来分红比例将在现有高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4]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小米进入家电业在战略上已经输了
第一财经· 2025-05-30 17:47
家电行业竞争格局 - 家电行业是高度竞争的"红海"市场 进入门槛不高 行业已过多轮大战 竞争打法固定 [3] - 家电行业增长空间和价值链效率提升空间有限 即使取胜也是巨大的消耗战 [3] - 行业现有几大玩家和新进入者(如小米、红米、追觅)都面临相同挑战 [3] - 小米在空调市场采取低价策略 大家电业务2024年一季度收入同比翻倍增长 [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采取双轨战略:延长家电(To C)业务生命周期 同时打造To B业务为第二增长曲线 [1][3] - To C业务策略:国内市场推进用户直达模式变革 海外市场发展自主品牌(OBM)业务 [3] - 目标未来To C和To B业务各占收入50% 形成"生长接力" [3] - 公司明确表示"没有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3] 海外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收入占2024年总收入的6% [4] - 2024年6月底前实现95%对美出口产品在中国境外基地生产 [4] - 海外23座工厂布局使空调可从7-8个国家向美国出口 [4] - 2024年5月对美出口大幅增长 吸引新客户合作 [4] 国内市场表现 - 2023年"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万元以上家电热销 [4] - 2024年空调价格下行但市场表现良好 1-5月国内业务增长 [4] - 5月空调安装量同比增长超50% [4] - 洗碗机等品类销售环比下滑 可能与地产市场相关 [4] - 通过增加入门产品线 过去三个月市场份额增长 [4] To B业务发展 - 医疗赛道是重点发展方向 十年前已开始布局 [5] - 通过收购万东医疗进入医疗诊断设备领域 产品从DR设备延伸至核磁设备 [5] - 2024年春节后成立医疗板块 可能设立医疗事业部 [5] - 看好机器人赛道 工业机器人通过收购库卡集团布局 [5] - 已投入研发资源探索家庭机器人领域 [5] 公司治理与分红 - 公司治理不依赖个人 董事长与总裁角色不会分离 [5] - 2024年分红比例提升 未来将在现有高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6]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共识 中国市场吸引力更稳固
证券时报· 2025-05-20 08:25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背景下,哪里才是资金的"避风港"?5月19日,在由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许 多国际投资者给出了答案——中国资产。 当前,中国资产向上重估,已成为不少国内外投资者的共识。一方面,中国凭借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强势突破,不仅重塑了产业格局,更释 放出巨大的投资潜力;另一方面,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进一步稳固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现场众多投资机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普 遍表示,未来将持续、积极地加码布局中国,寻找持续稳定且持续增长的机会。 新质生产力发展孕育巨大投资机遇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当下,中国市场正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的"稳定绿洲"。"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金融市场以及经济发 展呈现出'东稳西荡'的趋势,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中国自身的产业革命。"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 邢自强分析,从2018年第一次贸易摩擦以来,中国从政策面到企业自身呈现了"凤凰涅槃"般的局面,这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已呈现出清晰脉络。在前沿产业领 域,中国积累了显著的先发优势,高端制造业、智能驾驶、新能源 ...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共识 中国市场吸引力更稳固
证券时报· 2025-05-20 02:01
证券时报记者卓泳 当前,中国资产向上重估,已成为不少国内外投资者的共识。一方面,中国凭借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 等前沿领域的强势突破,不仅重塑了产业格局,更释放出巨大的投资潜力;另一方面,政策层面的持续 发力、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进一步稳固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现场众多投资机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 普遍表示,未来将持续、积极地加码布局中国,寻找持续稳定且持续增长的机会。 新质生产力发展 孕育巨大投资机遇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当下,中国市场正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全球投资者眼 中的 "稳定绿洲"。"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金融市场以及经济发展呈现出'东稳西荡'的趋势,很重要的原 因是来自于中国自身的产业革命。"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 邢自强分析,从2018年第一次贸易摩擦以来,中国从政策面到企业自身呈现了"凤凰涅槃"般的局面,这 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已呈现出清晰脉络。在前沿产业领域,中国积累了显著的先发优势,高端制造 业、智能驾驶、新能源等行业不断突破创新。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中国不仅在电池技术研发上走在 世界前列,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也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形成了完整且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