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设备

搜索文档
医疗设备月度中标梳理-20250716
天风证券· 2025-07-16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医疗设备中标额同比持续稳健增长,环比小幅波动,国产和进口品牌中标金额均有增长态势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医疗设备招采情况一览 - 2025年6月医疗设备中标额126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下降6%;2025H1累计中标总额838亿元,同比增长64% [9] - CT、内窥镜、超声、DSA、磁共振等品类在2025年6月和2025H1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 [10] 国产品牌 - 联影医疗:2025年6月中标额7.69亿元,同比增长35%,2025H1累计中标48.41亿元,同比增长53%;磁共振增速最快,6月同比增长90% [4][13] - 迈瑞医疗:2025年6月中标额6.23亿元,同比增长15%,2025H1累计中标42.58亿元,同比增长64%;监护设备增速最快,6月同比增长28% [4][16] - 开立医疗:2025年6月中标额1.02亿元,同比增长73%,2025H1累计中标6.42亿元,同比增长115%;超声增速最快,6月同比增长76% [4][22] - 澳华内镜:2025年6月中标额0.27亿元,同比下降46%,2025H1累计中标2.35亿元,同比增长57% [4][19] - 万东医疗:2025年6月中标额2.22亿元,同比增长416%,2025H1累计中标7.29亿元,同比增长107% [4][28] - 山外山:2025年6月中标额0.30亿元,同比增长222%,2025H1累计中标1.86亿元,同比增长211% [4][25] 进口品牌 - 飞利浦:2025年6月中标额6.58亿元,同比下降4%,2025H1累计中标45.7亿元,同比增长61%;超声同比增长41% [5][31] - 西门子:2025年6月中标额9.78亿元,同比增长48%,2025H1累计中标60.74亿元,同比增长60%;超声增速最快,6月同比增长192% [5][34] - GE医疗:2025年6月中标额14.47亿元,同比增长49%,2025H1累计中标67.36亿元,同比增长56% [5][37]
2025年5月:医疗设备月度中标梳理-20250619
天风证券· 2025-06-19 1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疗设备5月中标总额134.3亿元,同比增长69%,招标持续回暖;1 - 5月整体中标总额714.5亿元,同比增长72% [5] - 国产设备中标金额持续回暖,超声及软镜等品类同比增速较高,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企业中标额有不同程度增长 [6] - 进口品牌中标金额快速增长,CT同比增速较高,如飞利浦、西门子等企业中标额增长明显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疗设备招采情况一览 - 2025年5月中标金额134亿元,同比增长69%,环比下滑12%;1 - 5月中标总金额714亿元,同比增长72% [11] - 各细分设备中,CT、超声、磁共振等单月和年初以来中标额同比均有较高增长,如CT单月同比增长109%,年初以来增长123% [12] 国产品牌 - 联影医疗:5月中标额7.83亿元,同比增长11%,环比下滑34%;1 - 5月累计中标41.18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PET/CT单月同比增长101% [14] - 迈瑞医疗:5月中标额8.19亿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32%;1 - 5月累计中标36.16亿元,同比增长77%,超声单月同比增长151% [17] - 澳华内镜:5月中标额0.35亿元,同比增长242%,环比下滑17%;1 - 5月累计中标2.09亿元,同比增长109% [20] - 开立医疗:5月中标额1.10亿元,同比增长137%,环比下滑17%;1 - 5月累计中标5.67亿元,同比增长136%,超声单月同比增长137% [23] - 山外山:5月中标额0.3亿元,同比增长182%,环比下滑27%;1 - 5月累计中标1.56亿元,同比增长209% [26] - 万东医疗:5月中标额1.47亿元,同比增长81%,环比下滑15%;1 - 5月累计中标5.08亿元,同比增长65% [29] 进口品牌 - 飞利浦:5月中标额6.11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下滑31%;1 - 5月累计中标38.93亿元,同比增长81%,CT单月同比增长171% [32] - 西门子:5月中标额11.57亿元,同比增长112%,环比下滑9%;1 - 5月累计中标50.97亿元,同比增长62%,CT单月同比增长282% [35] - GE:5月中标额9.54亿元,同比增长47%,环比下滑9%;1 - 5月累计中标53.02亿元,同比增长58%,DSA单月同比增长73% [38]
从招投标数据到报表体现还需多久?
华福证券· 2025-06-15 17: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设备迎来产业需求、报表拐点及投资共振阶段,Q2-Q3 招投标数据反应到报表端,建议关注联影医疗等设备公司 [4][26] - 短期创新药行情从一二线向末线演绎,抓紧创新药龙头标的,关注招投标向好的器械业绩增长 [5] - 中长期看好创新+复苏+政策三大主线,关注创新药械、品牌中药、消费医疗、国改&重组等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议关注医药组合上周表现 - 上周周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数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 8.8 个点,跑赢大盘指数 10.6 个点 [13] - 上周月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术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 2.7 个点,跑赢大盘指数 4.5 个点 [14] 设备招采专题:招投标数据何时将在报表层面体现? 连续 6 月招投标金额高增,全年需求预计下半年持续加速释放 - 24M12 - 25M5 单月招投标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69%、41%、77%、113%、85%、69%,各品类增速进入 50%-200%,大影像增速靠前,内窥镜加速追赶 [17] - 2024 年 3 月以旧换新方案印发,资金落地使 24 年 9 月招采金额同比回正,Q4 院端需求高速释放,预计下半年资金进一步落地支持需求释放 [18][25] 招投标数据何时将在报表层面体现? - 预计 Q2-Q3 招投标数据反应到报表端,大影像等装机类 Q2 收入/利润提速,经销渠道类 Q3 业绩拐点 [26] - 山外山等代表性公司招投标数据亮眼,预计迎来产业及投资共振阶段,关注各公司收入端边际表现 [27][38]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5.6.9 - 2025.6.13) A 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 1.5%,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8 pct,年初至今上涨 10%,跑赢 11.8pct [41] - 生物医药Ⅲ等子板块有不同涨幅,医药板块整体估值环比上升,相对估值溢价率仍处较低水平 [47][48] - 本周中信医药板块成交额 6623.3 亿元,占 A 股 9.7%,较上周期上升 48%,年初至今占 5.8% [56] - 本周 214 支个股上涨,涨幅前五为易明医药等,26 家公司大宗交易成交 8.8 亿元,前五为新产业等 [59][60]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医药行业无新股上市 [66]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 8.8%,跑赢恒生指数 8.4pct,年初至今上涨 54.6%,跑赢 35.5pct [67] - 本周 141 支个股上涨,涨幅前五为北海康成 - B 等 [68]
康泰医学:实控人胡坤累计减持737.79万股,持股比例降至45%
新浪财经· 2025-06-11 12:40
股东减持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胡坤在2025年5月30日至6月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73779万股 占总股本的184% [1][2] -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2505869股(062%) 大宗交易减持4872000股(121%) [2] - 减持后胡坤持股数量从188亿股降至181亿股 持股比例从4684%降至4500% 触及5%整数倍变动线 [2][3] - 更早前的5月30日至6月3日 胡坤已减持54153万股(135%) 持股比例从4684%降至4549% 触及1%整数倍变动 [6][7] 减持计划与股权结构 - 胡坤原计划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29865%) 其中集中竞价不超过400万股(09955%) 大宗交易不超过800万股(19910%) [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胡坤持有188亿股(4684%) 全部为A股 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4705万股(1171%) 有限售条件股份141亿股(3513%) [3][10] - 减持后无限售条件股份降至3967万股(987%) 有限售条件股份保持141亿股不变 [3][7]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Q1营业收入112亿元 同比增长1277% 归母净利润1644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7767% [12][13] - 扣非净利润1377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3316万元)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95万元 同比改善5580% [13] - 总资产278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27% 净资产187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89% [13] 市场表现与股东结构 - 截至6月11日午盘 公司股价1434元 市值5762亿元 当日成交额3602万元 换手率099% [13] - 前十大股东中 胡坤持股4684%居首 王桂鹏持股1173%位列第二 其余股东持股均低于062% [11]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主营医疗诊断监护设备的研发生产 注册地位于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11]
超2500亿营收!2024医疗器械百强背后的突破与隐忧
思宇MedTech· 2025-05-16 18:2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约为2542.67亿元,同比增长0.19%,扣非净利润下降13.82% [1] - 子板块收入增速排序:低值耗材(+12.86%)、高值耗材(+3.58%)、医疗设备(-1.38%)、体外诊断(-6.13%) [1] - 子板块扣非利润增速排序:低值耗材(+114.83%)、高值耗材(-4.09%)、医疗设备(-17.93%)、体外诊断(-47.04%) [1]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微创医疗等头部企业稳居第一梯队 [2] - 行业进入"存量整合+创新驱动"并行的新阶段 [2] 医疗设备板块 - 2024年收入下降1.38%,扣非净利润下降17.93% [3] - 2025Q1收入下降5.27%,扣非净利润下降14.10% [3] - 受招投标放缓和渠道去库存压力影响,影像设备和监护设备领域表现不佳 [3] - 联影医疗2024年营收103亿元(-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36.08%) [3] - 政策将释放超500亿元设备需求,联影医疗有望斩获20%以上份额 [5] 高值耗材板块 - 2024年收入增长3.58%,扣非净利润下降4.09% [6] - 2025Q1收入增长0.25%,扣非净利润下降6.15% [6] - 封堵器、冠脉支架、骨科创伤国产占有率分别达95%、75%、68% [6] - 微创医疗2024年营收10.3亿美元(+9.6%),手术机器人业务收入增长146% [7] - 公司毛利率55.7%(-0.3pct),2025年预计收入增长10-11% [7] 低值耗材板块 - 2024年收入增长12.86%,扣非净利润增长114.83% [8] - 2025Q1收入增长2.37%,扣非净利润增长7.19% [8] - 注射穿刺类市场份额30%,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22% [8] - 奥美医疗2024年营收33.26亿元(+20.66%),净利润3.69亿元(+233.95%) [9] - 产品销往全球近70个国家,自2008年起稳居中国敷料行业出口榜首 [9] 体外诊断板块 - 2024年收入下降6.13%,扣非净利润下降47.04% [10] - 2025Q1收入下降15.39%,扣非净利润下降40.27% [10] - 九安医疗2024年营收25.92亿元(-19.77%),净利润16.69亿元(+33%) [10] - iHealth系列产品2023年营收22.50亿元(占总营收86.79%),2024年下降22.75% [11] - 安徽28省集采中选检验试剂平均降幅52.62%,最高降幅84.25% [11] 行业展望 - 政策将支持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安排100亿元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 [5] - 全球医用敷料市场预计2026年达235亿美元 [8] - 具备系统化能力的企业将能穿越周期、持续领跑 [14]
医疗设备步入寒冬
投资界· 2024-12-17 08:39
医疗设备市场现状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医疗设备中标总金额仅为520亿元 同比降幅高达35% [5] - 磁共振、CT、超声、内窥镜、监护设备中标金额分别为65亿、65亿、60亿、45亿和10亿 对应降幅-40%、-40%、-40%、-50%和-50% [5] - 国内六家医疗器械公司中仅迈瑞医疗、澳华内镜营业收入增长 其余企业均出现下滑 GPS中国区营收降幅达10% [9][10] 销量下滑原因 - 2023年年中开启的医药反腐风暴导致医疗机构普遍"采购犹豫" 中止设备采购 [8][9] - 新冠疫情期间过量采购导致中低端影像设备处于存量消化阶段 [9] - 医院偏好高端超高端设备 审批时间长叠加反腐资金审批延迟 造成需求真空 [9] 政策支持与市场潜力 - 2023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更新 医疗机构可直接购置目录外设备无须报备 [12] - 2024年政策推动设备更新 预计医疗设备更新总规模达420亿-540亿元 [12] - 各省已公布设备更新项目投资超200亿元 CT、超声、MR、DR、内窥镜合计占比超60% [14][15] - 县域医疗机构设备配置率偏低 29项设备配置率低于30% 需求缺口明显 [12] 企业应对策略 -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研发投入保持稳定 聚焦高端设备研发 [17] - GPS推出"焕新"计划 国内企业筹备县域市场方案 [17] - 初创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 需调整研发与销售平衡 重点关注县域市场 [18] 未来市场展望 - 首批设备更新需求预计Q3起落地 Q4至明年上半年集中释放 [17] - 反腐压力为短期因素 中长期医院仍存在大量未满足的高端设备需求 [12] - 行业可能面临洗牌 初创企业需坚持到需求释放 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