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检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机械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检测环节贯穿半导体产业链始终,专业化分工下第三方检测空间广阔
华创证券· 2025-07-16 10: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机械行业给予“推荐(维持)”评级 ,对苏试试验、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给予“强推”评级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检测环节贯穿半导体产业链始终,集成电路测试对设计、制造良率和品质控制至关重要,实验室检测可助力客户提升生产效率 [7][15] - 集成电路产业趋向专业化分工,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空间广阔,受益于研发投入、先进制程和专业化分工,预计2031年全球半导体测试服务市场规模达210.2亿美元,CAGR为6.9%,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将达109.2亿美元,2025 - 2031年CAGR为14% [7][9][32] - 第三方检测行业需求与下游产业链发展相关,新兴产业需求增长、半导体工艺进步和产业专业化分工趋势下,第三方半导体检测市场具备成长属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半导体检测贯穿产业链始终 - 半导体检测分析产业链上游是检测设备等生产商,中游是检测分析厂商,下游是半导体产业链各类型检测报告使用者 [13] - 集成电路测试是产业必要环节,设计流程需芯片验证分析,生产流程需前道量检测和后道检测,实验室检测针对失效样品进行分析 [15] - 前道量检测、后道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在检测对象、业务模式、技术特点、渗透难度和检测设备等方面存在差异 [19] 集成电路产业趋向专业化分工,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空间广阔 - 集成电路向专业化分工方向发展,In - HouseLab正转向Labless模式,专业分工模式以Fabless+Foundry+OSAT为代表,第三方检测企业因专业性、复杂性和经济性优势而发展 [20][21][22] - 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集中于后道检测与实验室检测,后道检测独立第三方服务模式源于中国台湾地区,大陆也涌现相关厂商;我国半导体实验室第三方检测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众多机构积极布局 [24][27] - 新兴产业带动半导体需求增长,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607亿美元;半导体产业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先进制程要求提升及专业化分工驱动第三方检测需求增长,预计2031年全球半导体测试服务市场规模达210.2亿美元,CAGR为6.9%,2024 - 2031年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CAGR为14% [30][32][35] - 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趋势加速我国半导体检测行业成长,芯片设计公司发展使测试需求增长,2024年来自芯片设计企业的测试市场规模约为452亿元,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38][47] 第三方半导体实验室检测重点标的 - 胜科纳米成立于2012年,是知名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2024年实现收入4.15亿元,同比+5.4%,覆盖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和可靠性分析 [59] - 苏试试验2019年收购宜特检测切入半导体检测环节,2024年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收入2.88亿元,同比+12.3%,占比14.23% [65] - 广电计量持续自主培育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2024年该业务收入2.56亿元,同比+26.3%,占比8%,可为多领域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77] - 华测检测2022年收购蔚思博进入半导体检测领域,2024年持续加码FA和MA布局 [82]
新股探寻 (胜科纳米、矽电股份、首航新能)
2025-04-15 22:30
半导体检测行业及公司分析 行业概况 - 半导体检测行业分为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和自建产内实验室两种类型,第三方检测在经济性、人才专业性和中立性上更具优势[2][3] - 2023年中国第三方半导体检测市场规模约60-70亿人民币,其中失效分析14亿、材料分析14亿、可靠性分析28亿[4] - 全球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市场呈现增长态势[3] 公司业务 - 公司累计服务全球客户超过2000家,包括高通、博通、台积电、日月光、北方华创等头部企业[1] - 75%收入来自集成电路检测,技术难度较高[5] - 2024年新建深圳和青岛实验室,拓展业务版图[6] - 正在拓展汽车电子(比亚迪、理想)、航空航天(航天科研院)、生物医药等新领域[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2.9亿、3.9亿、4.2亿人民币,稳健增长[8]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40%[8] 竞争格局 - 中国大陆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市场份额4.23%,其中失效和材料分析市占率7.9%[5] - 检测能力达到国际一线厂商水平(三大米检测能力)[6] 风险提示 - 大客户自建实验室的风险[9] - 国际贸易争端和半导体周期影响[9] --- 半导体设备行业及公司分析 行业概况 - 半导体测试设备由测试机、探针台和分选机组成,探针台占15%市场份额[11] - 2023年中国探针台市场规模3.27亿美金(约23亿人民币),年增速20%[11] - 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4.59亿美金(约32亿人民币)[11] - 行业高度垄断,主要由东京电子等海外厂商主导[11] 公司业务 - 国内半导体探针台设备龙头,2023年大陆市占率25.7%[10] - 产品应用于中芯国际、燕东微电子等企业[10] - 国内首家研制出12英寸晶圆探针台的企业[13] - 正在拓展分选机、AOI检测设备、固晶机等新业务[14] 技术实力 - 创始团队来自电子部871厂,技术积累深厚[12] - 华为哈勃持有4%股权,体现技术稀缺性[13] 风险提示 - 探针台设备市场规模相对较小[15] - 海外厂商在集成电路领域优势明显[15] --- 光伏行业及公司分析 业务特点 - 聚焦户用和小型工商业应用场景[17] - 主要产品:光伏并网逆变器(住宅、工商业屋顶)、光伏储能逆变器(2015年布局)[16] - 正在开发全场景系统解决方案(集成微型逆变器、储能系统)[19] 合作伙伴 - 宁德时代、明尼达等产业链伙伴持股(明尼达持股3%)[1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14.5亿、37.4亿、27.1亿人民币[20] - 2025年一季度收入预计同比-5%至0%,净利润预计-0%至12%[20] 风险提示 - 光伏行业供过于求现状[21] - 欧洲市场政策变化风险[21] - 价格波动风险[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