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信托金盈30号

搜索文档
央企控股信托公司,被骗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09:16
事件概述 - 华能信托与徽商银行因信托产品兑付问题被投资者起诉 法院判决两家机构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1][2][3] - 事件涉及华能信托金盈30号产品 投资者认购本金200万元 预期年化收益率5.35% [2] - 产品逾期原因为底层资产涉及超过10亿元的骗贷案件 实际控制人迟金龙通过伪造保单、冒用身份等方式骗取贷款 [1][6] 信托产品争议 - 华能信托主张产品存续期为51个月且有权延长期限 但投资者声称购买时约定为1年期 [2] - 产品到期后华能信托未按期兑付 并于2022年12月22日将存续期从12个月更正为51个月 [2] - 公司公告称信托计划现金资产不足以分配本金及收益 并提请保险理赔 [3] 司法认定 - 法院认定华能信托未能证明资金投向符合合同约定的底层资产 也未能提供有效保险购买证据 [3] - 华能信托被认定不当处置信托资金 构成侵权 [3] - 徽商银行作为资金监管方未尽监控责任 推介时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 [3] 骗贷操作细节 - 迟金龙通过行贿手段伪造深圳人保保单 将虚假借款人信息推送至徽商银行信保贷系统 [6] - 骗贷模式为在基础利率上加收手续费 向下游资金用户转贷 [6] - 华能信托与徽商银行2019年合作开展信保贷业务 由信托提供资金 银行负责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6] 行业警示 - 信托行业近年频发诈骗事件 包括承兴系300余亿元应收账款造假案和金凰珠宝200亿元假黄金质押案 [7] - 行业需强化现场尽调 排查企业实控人背景及信用风险 [8] - 需加强核保核贷流程 现场监控保单出单过程并定期回访 [8] 公司背景 - 华能信托为央企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 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持股67.92% [4]
央企控股信托公司被骗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08:48
核心观点 - 华能信托因信托产品兑付问题被投资者起诉 法院判决其与徽商银行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背后涉及伪造保单骗贷超过10亿元的案件 暴露信托行业风控漏洞 [1][3][4][8] 事件背景 - 多位投资者通过徽商银行平台购买华能信托发行的"华能信托金盈30号"产品 单笔投资金额达200万元 产品到期后未能兑付本金和收益 [3] - 华能信托声称产品存续期为51个月且不承诺保本 但法院发现其在到期后擅自将存续期从12个月更正为51个月 [3] - 法院认定华能信托未能证明资金投向合规底层资产 也未按约定购买保险 构成侵权 [4] 骗贷操作细节 - 深圳兴睿科技实控人迟金龙通过伪造深圳人保保单、冒用借款人身份等方式 从徽商银行"信保贷"系统骗取贷款 [1][8] - 骗贷金额超过10亿元 操作模式为在基础利率上加收手续费转贷给下游用户 [8] - 华能信托与徽商银行合作开展信保贷业务 由信托提供资金 银行负责放贷 第三方保险机构提供增信 [8] 行业风险案例 - 2015-2019年承兴系伪造京东苏宁合同 通过虚构应收账款融资300余亿元 [10] - 2018年金凰珠宝用80吨假黄金质押获取200亿元融资 检测显示实为铜合金 [10] - 虚假质押物导致保险公司承保失效 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11] 行业警示 - 信托公司需强化现场尽调 排查企业实控人信用风险 [11] - 必须加强核保核贷流程 现场监控保单出单过程并定期回访 [11] - 不能盲目相信担保增信 需真正落实卖者尽责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