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能信托金盈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审视华能信托被骗17亿案:信托重返消金牌桌,助贷新规将带来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9-26 12:0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智通财经记者 | 邹文榕 华能信托被骗贷17亿元案迎后续。 据智通财经消息,近期,地方证监局组织相关4家券商及4家资管开展资产支持证券业务(ABS业务)专项自查,此次自查对象正是华能信托以"信保贷"业务 为基础资产发行的ABS产品,覆盖已兑付及存续全生命周期产品,以此防范类似骗贷风险向资产证券化市场传导。 尽管这一场由华能信托"信保贷"业务所衍生的次生风险还未发生,但智通财经记者关注到,从2020年起已被监管叫停的"信保贷"类业务又重回大众视野,并 成为信托机构布局普惠金融业务的一大利器。 谈及年内行业转型的新方向时,消费金融信托业务总是绕不开的话题。 除了频频落地的预付资金类资产服务信托外,年内投向消费贷领域的信托资金也在低调增长。前8个月,26家信托公司共发行消费金融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1733亿元,同比提升超过5成。 被定性为非标融资类的消费贷类信托业务仍属于监管压降范围,伴随10月1日助贷新规的正式实施,参与其中的信托机构也将面临更严厉的借款利率、以及 平台名单管理等约束。 低利率叠加强监管的环境下,"重返"消费金融市场的信托机构 ...
央企控股信托公司,被骗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09:16
事件概述 - 华能信托与徽商银行因信托产品兑付问题被投资者起诉 法院判决两家机构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1][2][3] - 事件涉及华能信托金盈30号产品 投资者认购本金200万元 预期年化收益率5.35% [2] - 产品逾期原因为底层资产涉及超过10亿元的骗贷案件 实际控制人迟金龙通过伪造保单、冒用身份等方式骗取贷款 [1][6] 信托产品争议 - 华能信托主张产品存续期为51个月且有权延长期限 但投资者声称购买时约定为1年期 [2] - 产品到期后华能信托未按期兑付 并于2022年12月22日将存续期从12个月更正为51个月 [2] - 公司公告称信托计划现金资产不足以分配本金及收益 并提请保险理赔 [3] 司法认定 - 法院认定华能信托未能证明资金投向符合合同约定的底层资产 也未能提供有效保险购买证据 [3] - 华能信托被认定不当处置信托资金 构成侵权 [3] - 徽商银行作为资金监管方未尽监控责任 推介时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 [3] 骗贷操作细节 - 迟金龙通过行贿手段伪造深圳人保保单 将虚假借款人信息推送至徽商银行信保贷系统 [6] - 骗贷模式为在基础利率上加收手续费 向下游资金用户转贷 [6] - 华能信托与徽商银行2019年合作开展信保贷业务 由信托提供资金 银行负责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6] 行业警示 - 信托行业近年频发诈骗事件 包括承兴系300余亿元应收账款造假案和金凰珠宝200亿元假黄金质押案 [7] - 行业需强化现场尽调 排查企业实控人背景及信用风险 [8] - 需加强核保核贷流程 现场监控保单出单过程并定期回访 [8] 公司背景 - 华能信托为央企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 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持股67.92% [4]
央企控股信托公司被骗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08:48
核心观点 - 华能信托因信托产品兑付问题被投资者起诉 法院判决其与徽商银行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背后涉及伪造保单骗贷超过10亿元的案件 暴露信托行业风控漏洞 [1][3][4][8] 事件背景 - 多位投资者通过徽商银行平台购买华能信托发行的"华能信托金盈30号"产品 单笔投资金额达200万元 产品到期后未能兑付本金和收益 [3] - 华能信托声称产品存续期为51个月且不承诺保本 但法院发现其在到期后擅自将存续期从12个月更正为51个月 [3] - 法院认定华能信托未能证明资金投向合规底层资产 也未按约定购买保险 构成侵权 [4] 骗贷操作细节 - 深圳兴睿科技实控人迟金龙通过伪造深圳人保保单、冒用借款人身份等方式 从徽商银行"信保贷"系统骗取贷款 [1][8] - 骗贷金额超过10亿元 操作模式为在基础利率上加收手续费转贷给下游用户 [8] - 华能信托与徽商银行合作开展信保贷业务 由信托提供资金 银行负责放贷 第三方保险机构提供增信 [8] 行业风险案例 - 2015-2019年承兴系伪造京东苏宁合同 通过虚构应收账款融资300余亿元 [10] - 2018年金凰珠宝用80吨假黄金质押获取200亿元融资 检测显示实为铜合金 [10] - 虚假质押物导致保险公司承保失效 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11] 行业警示 - 信托公司需强化现场尽调 排查企业实控人信用风险 [11] - 必须加强核保核贷流程 现场监控保单出单过程并定期回访 [11] - 不能盲目相信担保增信 需真正落实卖者尽责 [1][11]
华能信托17亿元“信保贷”资金被骗幕后
经济观察报· 2025-09-16 23:31
案件核心事实 - 迟金龙通过伪造保单、冒用借款人信息从华能信托"信保贷"项目套取资金 高利转贷给下游资金用户赚取差价 涉及未收回资金超17亿元 [2][8][15] - 邵恒实际控制的中拓保理公司通过冒用人头方式骗取贷款12.68亿元 造成金融机构损失4.21亿元 [2][14] - 案件涉及华能信托、徽商银行、深圳人保三家金融机构 信托资金通过徽商银行APP销售的金盈系列信托计划募集 [2][4][11] 业务操作模式 - 华能信托与徽商银行2019年6月签署协议开展"信保贷"业务 由徽商银行作为资产管理服务方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4] - 业务要求第三方保险机构担保 深圳人保作为担保增信方参与合作 [5] - 迟金龙通过行贿徽商银行员工张川、刘成辰伪造保单 推送虚假借款人信息至徽商银行系统获取批量借款 [8] - 徽商银行员工在未核实借款人身份真实性和借款意愿情况下开立账户并关闭短信通知 [8] 资金流向与成本 - 迟金龙获取资金成本为年利率7.5% 额外收取0.5%-3%手续费转贷下游用户 [11] - 首笔业务向广北融资租赁放款2512万元 资金归集后转至曾向璇控制账户 [12] - 信托资金通过徽商银行"徽常有财"APP销售金盈系列信托计划募集 部分产品预期年利率5.35% [11] 涉案人员处理 - 迟金龙2025年7月认罪认罚 检方建议以骗取贷款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两罪并罚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 [2][19] - 邵恒2025年7月获相对不起诉处理 退赃4亿元至公安机关 华能信托已获发还1.5亿元 [24] - 徽商银行张川受贿76万元 刘成辰受贿400余万元 [9] - 案件重要参与者许浩强、邓椿在案发前均已死亡 [19] 金融机构影响 - 华能信托金盈30号第49期项目2021年11月爆雷 未能按期兑付 导致投资者起诉 [16] - 安徽地区法院判决华能信托和徽商银行分别赔偿2位投资者本金130万元和200万元 [17] - 华能信托2023年2月向贵阳警方报案 2024年对迟金龙移送起诉 [18][19] - 华能信托负责该业务的两名工作人员已离职 [24]
华能信托17亿元“信保贷”资金被骗幕后
经济观察网· 2025-09-16 23:24
案件核心事实 - 深圳兴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迟金龙因骗取贷款及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认罪认罚,涉及未收回资金超过17亿元 [2] - 世纪华通原董事邵恒等人通过冒用人头方式骗取贷款12.68亿元,造成金融机构损失4.21亿元 [2] 信保贷业务运作机制 - 华能信托与徽商银行、深圳人保于2019年6月建立"信保贷"业务合作,由华能信托提供资金,徽商银行负责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深圳人保作为担保增信方 [4][5] - 业务要求第三方保险机构承担贷款违约赔偿责任,徽商银行负责开发管理系统并处理借款人验证、资金划付等事宜 [4][5] 欺诈操作手段 - 迟金龙通过行贿徽商银行员工张川、刘成辰伪造深圳人保保单,推送虚假借款人信息至徽商银行系统获取批量贷款 [8] - 徽商银行员工在未核实借款人身份真实性和借款意愿情况下开立账户并关闭短信通知功能 [8] - 迟金龙通过他人账户向张川转账400余万元,向刘成辰转账76万元作为贿赂 [9] 资金流向与成本 - 信托资金通过徽商银行"徽常有财"APP销售的"华能信托金盈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部分产品预期年利率5.35% [10] - 迟金龙以年利率7.5%获取资金,并额外收取0.5%-3%手续费转贷给下游用户 [10] - 首笔2512万元贷款通过321个虚假人头账户归集后转至广北融资租赁控制人曾向璇账户,用于公司经营和个人挥霍 [10] 邵恒涉案细节 - 邵恒实际控制的中拓保理公司通过购买200余个人头信息,向兴睿科技骗取贷款12.68亿元 [13] - 已归还本金8.30亿元及利息0.16亿元,净损失4.21亿元 [13] - 邵恒曾以个人名义为中拓保理提供5亿元信用担保 [12] 风险暴露与司法进展 - 2021年11月"华能信托金盈30号"第49期项目爆雷,未能按期兑付 [15] - 法院判决华能信托和徽商银行向2位投资者赔偿本金130万元和200万元(不含利息) [16] - 迟金龙被建议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邵恒因退赃4亿元并获得谅解被不起诉 [19][21] 涉事机构情况 - 华能信托央企控股67.92%,贵州乌江能源持股31.48%,人保集团持股0.16% [4] - 华能信托负责信保贷业务的两位工作人员已离职 [22] - 案件关键参与者许浩强(邵恒旗下高管)和邓椿(深圳人保前总经理)在案发前死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