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珠
搜索文档
台风又来?不怕,粤西小城有狗神
36氪· 2025-09-29 12:18
台风背景与地域文化 - 今年第20号台风博罗依影响广东珠三角地区 [1] - 广东地区常年面临台风威胁但具备成熟的应对机制 [2] - 雷州半岛居民通过石狗图腾文化获得应对自然灾害的精神力量 [4][7] 非遗传承人陈苗的职业转型 - 陈苗放弃广州金融行业工作返回雷州继承石狗非遗技艺 [7][10][20] - 其父亲陈应葵与舅公吴其林均为国家级非遗雷州石狗传承人 [15][18] - 2023年下半年创立工作室并通过央视等平台推广石狗文化 [9][20][22] 雷州石狗文化历史渊源 - 石狗文化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源于古雷州少数民族的农耕狩猎传统 [13] - 雷州博物馆收藏形态各异的石狗雕像反映不同阶级的图腾品类 [33] - 石狗通常放置于村口、河岸等位置象征镇邪保平安的功能 [36] 雷州地理与产业特征 - 雷州位于湛江市境内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交通相对不便 [25][27] - 流沙镇集中80多家珍珠加工厂占南珠产量70%成为国际珍珠价格晴雨表 [67] - 海威二号海洋牧场实现金鲳鱼从深海到餐桌一小时的供应链效率 [69][72] 地方经济发展现状 - 三元塔公园、曲街骑楼群等历史建筑保持原貌未过度商业化 [39][42][43] - 当地生活节奏缓慢如出租车需等待15分钟且商家下午营业 [47] - 猪仔肉等特色美食通过酸醋蘸料搭配体现地方饮食文化独特性 [53][56]
广西探索离岸深水区白蝶贝养殖技术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8
养殖技术突破 - 广西虾类贝类创新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离岸8公里、水深15米海域进行的白蝶贝试养取得成功,幼苗经过2个多月管护,规格从2-3毫米生长至平均2厘米,成活率高且生长均匀[1] - 此次试养采用“浮排吊养+海底沉养”双模式,突破了以往只能在内湾传统养殖珍珠的局限,攻克了深远海养殖珍珠的难题[2][3] - 离岸深水区水体交换多、污染物少、天然饵料充足,水温稳定,为白蝶贝提供了优于近岸水域的良好生长环境[2] 白蝶贝物种与产品价值 - 白蝶贝是大型珍稀珍珠贝类,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其孕育的珍珠颗粒硕大,直径可达18毫米,兼具珠宝与药材双重价值[2] - 白蝶贝壳高一般为25-28厘米,是马氏珠母贝的4-5倍,所产珍珠直径超过12毫米,远胜马氏珠母贝的6-7毫米,市场售价更高[2] - 白蝶贝对水质、水温、饵料要求苛刻,传统滩涂与内湾因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其野生种群几近灭绝[2] 产业历史与发展意义 - 产于广西北海合浦海域的南珠素有“天下第一珠”美誉,1959年中国第一颗海水珍珠养殖成功,结束了海水珍珠纯天然采集的历史[1] - 自20世纪60年代起,相关单位即对白蝶贝及其珍珠养殖进行研究,但此前未有成熟技术应用于生产[1] - 此次离岸深水区养殖成功表明北部湾海域条件能满足白蝶贝早期生长需求,为科技赋能振兴南珠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