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糖画

搜索文档
江海“潮”经济 非遗“通”未来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微聚焦
扬子晚报网· 2025-09-15 11:35
商场里的年轻人触摸着蓝印花布的纹路、百年老宅回荡起爵士与剪纸的合鸣、街头巷尾迎来南通民俗巡 游的欢腾……近年来,南通非遗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破圈",以新场景、新体验重塑文化活力,将文 化"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绘出一幅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崭新画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朱亚运 通讯员 李智 南通创新性地采用多元场景融合策略,深度拓展"非遗+"多元业态,构建复合型消费场景,创造出1+1 >2的叠加效应,让南通非遗在消费场景中焕发新活力。 内容深耕,五维体验重构非遗认知 如今的南通非遗版图,繁星满天、熠熠生辉: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93项,市县 级以上非遗项目18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人。在南通市文化广 电和旅游局的指导下,南通市文化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耕"好看、好吃、好听、好 玩、好用"五维体验,让千年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非遗好看。南通灯彩与木版年画展馆中,"门神"年画等传统符号和财神相框等现代设计巧妙融合。如皋 丝毯织造技艺、南通仿真绣也以其新潮表现力,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驻足。 非遗好吃。西亭脆饼、石港腐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