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州乱弹
icon
搜索文档
鲍陈热:新芽在当代长出来(人物)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31
行业分析 - 台州乱弹作为珍稀剧种面临传承困境,缺乏系统性训练模式,演员多来自婺剧科班导致表演风格混杂 [3] - 行业呈现复苏迹象,台州乱弹从地方走向全国舞台,登上国家大剧院、亚运会、央视春晚等高端平台 [4][5] - 年轻观众群体崛起,90后和00后成为台州乱弹的主要粉丝群体 [5] 公司表现 - 台州乱弹剧团通过复排7台大戏在事故后27天重返舞台,展现强大凝聚力与艺术韧性 [3] - 公司创新表演形式,主演剧目《戚继光》成为浙江首个登陆国家大剧院的地方小剧种作品 [4] - 主演鲍陈热获得梅花奖,成为评奖改革后首位获奖的民营剧团演员,提升剧团行业地位 [2] 艺术创新 - 采用"文戏武做,武戏文唱"特色表演手法,对演员唱念做打要求极高 [3] - 注重角色生活化塑造,通过实地采风、史料研读等方式使传统戏"沾泥土香" [4] - 提出"老戏是根,新芽从当代土壤生长"的发展理念,平衡传统与创新 [5] 人才培养 - 主演通过千遍重复训练、"一帧一帧"观察表情等极端方式打磨技艺 [3] - 艺校教育体系为行业输送人才,鲍陈热毕业于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创办的兰香艺校 [2] - 缺乏系统教学体系,主要依赖老艺人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存在局限性 [3]
让“梅花”绽放在观众的心坎里(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33
梅花奖评奖改革 - 国家级戏剧评奖强调戏剧的人民性和艺术性,推动戏剧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2] - 评奖活动汇聚17位演员和13个戏剧门类,重视保留剧目并接纳民营剧团 [2] - 评奖拒绝功利化作品,避免"评奖即封箱"现象,传递行业改革信号 [2] 戏剧艺术的本体坚守 - 戏曲艺术的核心特征包括唱念做打、声腔韵律和写意美学 [2] - 行业曾出现盲目追求舞美大制作、泛剧种化等问题,导致审美迷失 [2] - 本届评奖以"坚守戏剧本体"为准绳,传统剧目占比最大 [2] 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 秦腔《焚香记》等作品赋予传统戏曲当代表达,兼具古典与现代审美 [3] - 昆剧《烂柯山》等加入契合人物的表演技巧,并从当代视角解读心理 [3] - 台州乱弹折子戏以"一桌二椅"为基础创新,融合传统虚拟性与极简艺术理念 [3] 人民性与市场生命力 - 评奖强调"人民性",要求获奖剧目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生命力 [4] - 舞剧《朱鹮》11年演出400余场,话剧《四世同堂》15年演出400多场 [4] - 京剧《林冲夜奔》等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体现艺术服务人民的理念 [5] 民营剧团的突破 - 本届评奖首次为民营剧团开放申报通道,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入选 [5] - 台州乱弹曾停演近30年,新剧团通过"民办公助"模式扎根市场 [5] - 民营剧团入选彰显评奖改革对戏曲生态多样性的激活作用 [5] 行业生态与价值导向 - 评奖改革重申戏剧的最高价值在于服务人民,需尊重艺术规律 [6] - 强调"十年磨一戏"的工匠精神,推动艺术精品深入人心 [6] - 改革力推民营机构与稀有剧种从边缘走向大众视野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