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团体生物反馈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技术研发持续突破 脑机接口行业商业化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5-13 05:08
政策支持 - 四川省提出到2030年开展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3000例/年,服务患者超10万人次/年,康复设备应用超2万人次/年,并推动多场景应用[1] - 北京市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各级政府资金和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1] - 上海市提出组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决策咨询体系,强化要素集成协同推进产品研发创新[1] - 国家药监局提出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加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健全标准体系[2] - 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侵入式置入费6552元/次,取出费3139元/次,非侵入式适配费966元/次[2] 技术进展 - 阶梯医疗临床试验显示,受试者植入电极一个月后可通过意念操控鼠标、下棋、玩游戏,训练将持续3-6个月[3] - 国内首个"脑机接口专利与知识产权"在线平台正式推出[4] - 脑机接口技术路径分为侵入、半侵入、非侵入三类,核心技术壁垒集中于产业链中上游硬件和手术环节[5] 市场前景 - 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19.8亿美元,预计2028年突破6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25.22%[5] - 2023年中国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应用占比56%,医疗健康是最成熟赛道[5] - 中国脑机接口设备市场规模十亿元级别,占全球不足十分之一,2040年综合市场规模有望超1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6%[5] 企业布局 - 伟思医疗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拥有团体生物反馈、多参数生物反馈等产品,已获数十项相关专利[6] - 翔宇医疗自主研发无线脑电采集系统,最高达256导,覆盖康复领域应用场景,脑机接口与外骨骼机器人结合产品在研发中[6] - 中信建投认为脑机接口技术未来3-5年有望逐步商业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