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体检
icon
搜索文档
35%住宅楼步入“中老年”,城市体检直面房屋安全
第一财经· 2025-10-17 10:25
城市建筑老化现状与市场规模 - 截至2024年,中国城乡住房总建筑面积超过660亿平方米,其中房龄超过30年的建筑占比达35%,总面积超过230亿平方米 [1][4] - 大量早期建设的住宅进入“中年”维修期,普遍存在外墙皮脱落、保温层失效、水管老化、墙壁开裂、管道锈蚀及电线老化等问题 [1][5] - 建筑修缮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未来五年建筑体检相关从业人员预计达到50万人 [4] 城市体检工作部署与机制 - 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50多个县级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建立“政府主导+多元筹资”模式 [3][7][8] - 城市体检工作于每年3月至8月开展,由政府住建部门牵头,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数据采集和分析诊断 [7][8] - 体检范围涵盖住房、社区、街区和城区等多个层面,核心指标包括筛查存在结构安全隐患和管线管道破损的住宅数量等 [8][9] 城市更新政策与改造路径 - 政策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包括更新老化管线管道、整治楼栋内部设施,并支持有条件楼栋加装电梯 [10] - 加快拆除改造D级危险住房,并通过加固、改建、重建等方式实施C级危房改造,“原拆原建”成为主要路径之一 [11] - “原拆原建”模式具备可行性,居民可获得居住空间变大、购买新增面积价格优惠等实质性好处 [11] 金融财税支持与挑战 - 金融支持政策需针对不同类型和模式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差异化方案,可研究出台专项贷款管理办法,如“前5年免息,后续计息”等模式 [13] - 财税激励方面可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模式,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13] - “原拆原建”模式面临业主自筹资金抗性、利益协调难度大以及部分地区住宅增容限制等潜在挑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