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识别动态切层的电子船图技术

搜索文档
业界专家:推进港口智慧绿色转型 政策层面将继续加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23:39
港口科技创新成果 - 中国港口行业在自动化码头建设、智能调度系统、绿色低碳技术方面成效显著,作业效率与安全水平显著提升[1] - 宁波舟山港首次进入全球港口"世界领先"方阵,与新加坡港、上海港共同位列第一梯队[1] - 浙江海港集团建成全球规模领先的远控自动化设备集群港区,实现港口作业全流程自动化,并布局"风光储氢"一体化能源体系[1] - 上海港研发码头全域多场景协同多智能体系统,推进智能重卡规模运营,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1] - 山东港口青岛港首创基于人工智能识别动态切层的电子船图技术,为散货、件杂码头自动化奠定数据基础[1] - 宁波舟山鼠浪湖码头2024年全流程自动化作业量占比达85%,一线人员减少18%,生产质量提升10%[1] 港口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 华为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帮助港口构建物流全要素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人、车、货、场、单等要素的智能互联[2] - 港口行业日益关注生产与经营管理协同,得益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2] - 交通运输部正加快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明确2030年及更长时间的建设目标与推进路线[2] 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枢纽面临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的重要机遇[2] - 中国港口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技术突破方面仍存在不足[2] - 建议港口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并形成标准[2] 行业协同与合作 - 港口协会牵头整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技术,进展良好[3] - 呼吁全国港口在科技、安全、绿色等领域加强合作与协同,营造高质量发展氛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