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T55
搜索文档
大疆打响农业无人机价格战,极飞科技等如何应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2:37
然而,大疆11月18日发布的三款新品进一步将"价格战"推向白热化:T100S(40999元起)、T70S (35999元起)、T55(31999元起),定价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外界认为,大疆此次在极飞科技赴港 IPO的关键时刻发动如此凌厉的价格攻势,或意在进一步抢占市场。 农业无人机从"新鲜工具"变成"生产力标配" 在农业无人机领域,大疆主要的对手是同样来自中国的厂商——极飞科技。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 2024年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超75%的份额由两家中国公司占据:大疆以59%的市占率位居第一,极飞科 技则以17.1%的份额排名第二。 今年9月底,极飞科技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这是极飞科技第二次冲刺IPO(首次公开募股)。与2021 年冲刺A股上市时的亏损状态不同,极飞科技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去年全年 水平,达到1.34亿元;公司农业无人飞机平均售价已降至3.75万元,与去年相比降幅约达10%。 过去,农业生产中的植保环节主要依靠人力完成。从背负式喷雾器到拖曳粗塑料管的机动喷药机,不仅 效率低下,作业环境也颇为艰苦,还存在药液浪费和农户健康风险等问题。2019年,云南寻甸的高山彝 族地 ...
大疆农业今日发布三款新品 向“空中智驾”演进
证券时报网· 2025-11-18 18:02
大疆农业今日发布T100S、T70S及T55三款新品,三款产品定位各异,其中旗舰产品为T100S。 更安全、智能是本次产品特点。在上周针对媒体的演示环节,大疆研发人员展示了一片上空电线错综复 杂的果园,称这种情形的果树植保很难使用无人机,但新款产品能适应这类环境。他以智能驾驶为例, 表示农业无人机正从专业工具向"空中智驾"全面演进,进一步推动无人机更加精细化、智能化。 大疆农业此前旗舰产品为T100。大疆农业解决方案工程师程忠义以其为对比介绍了T100S。程忠义介 绍,T100S最显著的创新在于对产品形态的重构。不同于传统农业无人机"追求更大机身"的发展路径, 大疆团队转而聚焦"巧思设计",通过技术优化实现了"减重不减能"的突破。单臂推力降低,但负载能力 增加。其机身重量从T100的60公斤降至46公斤,减重幅度超23%,使得体重140斤以上的操作人员可单 人完成搬运装车,彻底解决了上一代产品搬运不便的痛点。 在轻量化基础上,T100S的负载能力反而实现跨越式提升。该机型搭载85升药箱,支持90公斤吊运与95 公斤作业负载,较上一代T100的75升药箱、75公斤负载提升约10公斤。T100S采用全新挥舞式单层 ...
大疆农业无人机发布三款新产品|最前线
36氪· 2025-11-18 16:04
新品发布与产品规格 - 公司于11月18日发布三款农业无人机新品:T100S、T70S及T55 [1] - 旗舰机型T100S最大起飞重量149.9公斤,喷洒系统容量85升,播撒载重90公斤,吊运载重95公斤,适用于超大地块、果树植保等多场景 [1] - T70S喷洒载重50升,播撒载重70公斤,吊运载重70公斤,定位为满足中型地块及中小果园需求的高性价比机型 [1] - 入门级产品T55喷洒容量50升,播撒容量80升,吊运功能支持40公斤,主打轻量化设计与单人作业便捷性,仅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全自动作业规划 [6] 产品定价与市场定位 - 三款产品标准套装售价分别为:T100S 48999元起、T70S 43999元起、T55 36999元起 [10] - 全款下单优惠活动持续至2026年1月31日,最高直降8000元 [10] - 新产品线旨在满足从大规模农场到个体农户的全方位需求,实现农业科技普及 [13] 技术升级与性能提升 - 相比2024年发布的T100、T70,新款T100S、T70S自身重量更轻且载重更大 [10] - 安全系统为核心亮点,T100S搭载全新256线激光雷达,点云密度提升153%,对电线等细小障碍物探测距离提升5倍 [10] - 新一代毫米波雷达收发天线数量增加130%,点云密度达25万点/秒,避障能力显著提升 [10] - 新一代农业无人机已达到智驾L3级别,可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全无人自动化作业,系统能主动避开障碍物 [11] 服务与支持政策 - 产品保险政策升级,从7米/秒以内全保提升至10米/秒以内全保,速度在13.8米/秒以内撞击除电线外障碍物造成的损坏也由公司承担 [13] - 公司已在全国建立1400个服务网点,构建50公里半径服务网络,98%维修案例可在4小时内完成 [13]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根据农业购置补贴数据,公司生产设备台数占比接近90% [13]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农业无人飞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50万台,国内农业无人机单年作业台数超过32万台 [13] - 单年内作业量突破32亿亩次,在国家第二大作物水稻的渗透率达60%,在黑龙江、江苏、安徽等主要产区比例突破90% [13] 用户结构与行业趋势 - 农业无人机应用场景从最初的水稻、小麦作业,发展至丘陵果树、播撒施肥,2025年为吊运功能被大规模应用的一年 [10] - 公司用户中自用用户与专业植保队比例从最初的1:9发展为目前的5:5,显示用户专业度降低,产品操作方案趋向简化 [14] - 公司推出手机AI应用,帮助新农人通过拍照识别虫害并获取作业参数建议,降低操作门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