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郓兴商贷
icon
搜索文档
郓城农商银行坚守市场定位,多维度举措助力县域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26 21:16
核心观点 - 郓城农商银行通过走访探需、产品创新和服务提质三大举措,持续加大对县域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家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1][2] - 截至5月末,公司实体贷款余额达204.05亿元,较年初增长5.89亿元 [1] -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累计接触1.29万户客户,发放贷款612户共计1.72亿元 [1] - 创新推出多款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不同行业需求,包括"好郓收粮贷"、"好郓惠农贷"和"好郓兴商贷"等 [2] - 建立高效信贷审批机制,信用贷款1-2工作日、保证贷款2-3工作日、抵押贷款3-5工作日内办结 [2] - 移动支付服务覆盖4700户小微商户,日均交易量达7000笔 [2] 走访探需措施 - 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合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系统梳理"四张清单"客户信息 [1] - 采用"拉标走打"工作法深入商圈、乡镇和村庄走访,为每户制定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1] - 走访活动覆盖1.29万户客户,实现贷款投放612户金额1.72亿元 [1] 产品创新举措 - 针对"短小频急"融资特点,动态调整贷款额度、期限、方式和利率 [2] - 推出行业专属产品:粮食购销客户的"好郓收粮贷"、种养殖客户的"好郓惠农贷"、品牌代理商的"好郓兴商贷" [2] - 通过银政、银担合作推出"创业担保贷"和"鲁担惠农贷"降低融资成本 [2] 服务优化方案 - 开通电话、微信、手机银行等多渠道线上申贷服务 [2] - 设立线下审批"绿色通道"并执行限时办结制度 [2] - 信用贷款审批缩短至1-2工作日,保证贷款2-3工作日,抵押贷款3-5工作日 [2] - "综合收单"和"慧农通"服务提升4700户商户的移动支付体验,日均处理7000笔交易 [2]
郓城农商银行发力金融支持,为非遗传承事业增添强劲动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5-28 09:38
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 - 郓城非遗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大洪拳、郓城剪纸、山东琴书和木雕技艺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 [1] - 郓城农商银行通过金融服务支持非遗传承人,助力非遗文化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1] 金融支持非遗企业 - 郓城农商银行为非遗企业和手造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已为39户企业发放贷款3235万元 [3] - 公司依托"驻村金融服务员"资源优势,针对非遗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审批"机制 [3] 漆器艺术馆案例 - 山东漆器髹饰技艺非遗传承人李程创办漆器艺术馆,获得郓城农商银行140万元信贷支持 [2] - 艺术馆建成后接待游客8万余人,举办50期非遗传习班,培养乡村手艺人960余名 [2] 花糕工作坊案例 - "花糕姑娘"赵鑫获得8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成立花糕工作坊,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4] - 赵鑫通过创新花糕制作工艺,在农民技能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 [4] 藤编扶贫车间案例 - 藤编能手杨其分获得10万元"好郓兴商贷"支持,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7] - 扶贫车间产品产量大、质量精,订单逐渐增多 [7] 金融服务创新 - 公司创新推出"好郓巾帼贷"、"好郓兴商贷"、"好郓青春贷"等10余款"好郓"系列产品,满足特色经营客群融资需求 [7] - 实施客户经理驻村制度,设立驻点办公室,累计开展驻点办公3.76万次 [7] - 已为789户特色产业客户发放贷款2.45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