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担保贷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科技贷款余额超2万亿 海洋金融增长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53
深圳金融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1] - 深圳形成科技、普惠贷款余额2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2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 [1] - 深圳海洋金融相关贷款余额增速明显,绿色港口和航道、绿色船舶制造、绿色渔业等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5.4% [1][3] - 2025年6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1] 货币政策实施 - 深圳人行落实降准政策向辖内释放资金614亿元 [2] - 清单内已有超1850家科技企业、89个项目获贷超410亿元 [2] - 深圳25家银行实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支持行业领域的贷款全覆盖 [2] - 深圳地方法人银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显著增长 [2] 科技创新金融 - 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 [3] - 102家企业签约"腾飞贷"36亿元,"科技初创通"助力3761家企业获得贷款48.4亿元 [3] - 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4只,规模合计207.5亿元 [2][3] - "种子基金+种子贷"支持体系已助力153家早期科技企业获贷1.3亿元 [3]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 [3] - 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87.5亿元,带动碳减排395万吨 [3]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国有大行聚焦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和装备等加大信贷支持 [3] 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 - "个体通""小微通""深质贷"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11万户,发放贷款超33亿元 [4] - 深圳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849.75亿元 [4] - 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开立数币钱包近3000万个,累计签约预付式经营机构3800家、管理预付资金近31亿元 [4] - 地方征信平台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744亿元 [4] 跨境金融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27632.8亿元,同比增长24.3% [4] - 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5512.8亿元,同比增长12.5% [4] - 深圳辖内超1700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1700亿美元 [5] - "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72亿元 [5] 消费金融与跨境支付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新发放贷款金额103.78亿元 [6] - "创业担保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发放贷款余额超290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微信支付外卡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倍、1.5倍 [6] - 港人在深共开立内地银行账户超321万户,其中代理见证开户超41万户 [6] 外籍人员消费 - 2025年1至6月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 [7] - 韩国、美国、新加坡位列深圳入境消费市场前三大客源国 [7] - 老挝、蒙古游客在深消费额同比分别激增150倍、23倍 [7]
稳就业促创业 担保贷款政策持续加码
中国经营报· 2025-07-12 03:18
政策支持 - 全国多地出台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成为重要举措 [1] - 安徽省砀山县31位返乡创业大学生均成功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从10万元提升至50万元 [2] - 湖南省出台《湖南省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分别为30万元和40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和2年 [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印发《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措施》,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扩面增量 [4] - 重庆市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额度从400万元提升至600万元 [5] 银行参与 - 创业担保贷款采取政府主导、担保机构担保、合作银行放贷的模式,风险可控 [6] - 浦发银行太原分行中标山西省创业担保贷款合作银行项目,成为唯一中标的股份制银行 [6][7] - 齐鲁银行推出"济担—创业贷",累计为4.5万人次提供约58亿元资金支持 [7] - 湘潭农商行累计支持492户创业主体,投放信贷资金4.39亿元,间接带动新增就业1569人 [8] - 上海市2024年度共有24家合作银行的180家支行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工作 [8] 产品特点 - 创业担保贷款由政府担保、贴息,实际利率低至1.5% [7] - 莱商银行"济担—创业贷"享受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 [10] - 长安银行"创业担保贷"适用于创业者个人和小微企业,由担保基金或国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10] - 创业担保贷款在中西部地区的实际利率降至年化3%以下 [9] 数据统计 - 全国每年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的创业者人数超过100万人 [2] - 湖南省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77亿元,带动5.6万人就业 [3] - 齐鲁银行"济担—创业贷"累计为4.5万人次提供约58亿元资金支持 [7] - 湘潭农商行累计投放信贷资金4.39亿元,间接带动新增就业1569人 [8]
融资难?3招教你搞定企业信用贷款,无抵押也能快速获批!
搜狐财经· 2025-07-09 13:22
企业信用贷款政策背景 - 当前政策背景下企业信用贷款已成为中小微企业重要融资抓手 无需抵押物或漂亮银行流水即可申请[1] - 信用贷款主要解决三大痛点:无抵押物 征信瑕疵 放款速度慢[1] 信用贷款产品类型 - 银税贷:以纳税信用作为融资依据 案例显示年开票30万企业可获50万额度 3天到账 无抵押担保[3] - 经营类信用贷:依据企业开票 流水 年营收核定额度 适合运营稳定 数据清晰的中小企业[3] - 政策性信用贷:政府担保+财政贴息 利率低至3.6% 额度可达800万 需纳税等级B级以上 开票超30万[3] 征信优化策略 - 线下通道比机器审核更灵活 客户经理可接受材料补充和解释[5] - 提前优化措施包括减少短期申贷频次 还清信用卡/网贷负债以降低负债率[5] - 增信手段包括增加担保人 用应收账款/存货间接质押 强化经营数据证据链[6] 贷款申请效率提升 - 资料准备需齐全:营业执照 法人身份证 纳税证明 对公流水 开票数据 授权文件等[8] - 线上预审可提前试算额度利率 加快审批流程[8] - 选择季末/年末等银行冲业绩时段申请 信用类产品如银税贷 微粒贷放款更快[8] 核心融资逻辑 - 企业信用贷款可行性取决于基本经营数据 还款意愿 真实纳税记录[9] - 关键成功要素在于选对产品和充分准备申请材料[9]
红色金融赋能老区振兴 抗战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金融系统多措并举激活革命老区发展新动能
金融时报· 2025-07-09 09:55
金融支持革命老区振兴 - 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分行牵头建立"红色金融服务联盟",联合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6家保险机构和4家证券经营机构制定《金融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 - 截至2025年6月末,牡丹江市革命老区贷款余额达298亿元,同比增长15.7%[2] - 累计投放红色旅游产业贷款13.4亿元,支持开发红色研学线路23条[2] - 为老区特色农业提供信贷支持64亿元,助力黑木耳、石板水稻等特色农产品发展[2] 金融产品创新 - 邮储银行牡丹江市分行推出"红色文旅贷",提供500万元低息贷款支持红色旅游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1.2万元[3] - 农业银行牡丹江分行创新"稻花香"供应链金融模式,累计发放贷款8000万元,支持建设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2万亩,使"响水大米"品牌价值突破15亿元[4] - 交通银行牡丹江分行推出"黑木耳产业贷",采用"存货质押+保险增信"模式支持东宁市黑木耳产业[4] 普惠金融服务 - 建设银行牡丹江分行在革命老区设立"裕农通"服务点,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已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136个,布设助农取款机具582台[5] - 龙江银行牡丹江分行推出"创业担保贷",为返乡创业人员等提供最高300万元贴息贷款,累计扶持创业项目1200余个,带动就业5000余人[5] - 哈尔滨银行牡丹江分行开展"整村授信"工程,对15个老区村授信总额达2.3亿元[5] 党建引领金融服务 - 工商银行牡丹江分行建立"红色金融宣讲团",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惠及群众两万余人次[6] - 中国银行牡丹江分行成立"党员攻坚小组",为宁安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累计投放贷款18亿元[6] - 农发行牡丹江分行发放粮食收购贷款保障农民收益,各金融机构为老区小微企业减免费用800余万元[6]
为小微企业搭把手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公司概况 - 北京易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业务为咨询和服务,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1] - 公司曾面临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主要受上游企业回款周期影响 [1] - 作为小微企业,公司缺乏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物 [1] 金融产品与服务 - 中信百信银行推出"创业担保贷"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资产抵押难题 [1] - 产品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基于企业信用和纳税数据提供无抵押贷款 [1] - 贷款审批流程全线上操作,审批时间不到一周 [1] - 二手车行业是该银行重点支持领域之一,提供高周转资金需求解决方案 [2] - 线上贷款服务操作简便,在线服务速度可达秒级 [2] - 系统可根据用户信息提供初步贷款额度评估及定制化方案 [2] - 服务支持随借随还,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2] 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末,中信百信银行普惠小微贷款规模达91亿元,增长45% [1] - 该银行已为超1亿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1] - 银行不断向产业金融纵深拓展 [1] 数字化实践 - 全数字化操作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准入门槛 [3] - 突破物理网点与传统信贷模式限制,实现普惠金融数字化 [3] - 北京人人嘉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通过纯线上服务快速获得贷款 [2]
东平农商银行:特色贷款“贷”动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4:17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增长 - 截至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83亿元 较年初增长3.76亿元 增幅11.37% [1] 差异化产品策略 - 推出7款特色贷款产品包括"乐商外贸贷""乐商税易贷""同心乐商贷"等 累计发放3.69亿元 惠及1103户小微企业 [2] -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制定差异化方案:初创企业提供小额快捷贷款 成熟企业提供高额度贷款支持 最长5年灵活还款期限 [2] - 优化申请流程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简化手续 借助资金流信息共享平台发放1.6亿元贷款 累计查询企业资金流信息83笔 [2] 担保方式创新 - 推广知识产权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等新型担保方式 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户共计0.44亿元 [3] - 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基于纳税记录/水电费缴纳/市场口碑等维度发放信用贷款8.96亿元 [3] - 与担保机构合作发放担保贷款2.64亿元 [3] 利率与政策支持 - 对376户优质小微企业实行利率优惠 平均让利0.4个百分点 [4] - 推动"鲁担惠农贷""退役军人创业贷"等政策性贷款 余额达6.32亿元 [4] - 实行"阳光信贷"公示制度 公开申贷资料和办理时限 [4]
郓城农商银行坚守市场定位,多维度举措助力县域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26 21:16
核心观点 - 郓城农商银行通过走访探需、产品创新和服务提质三大举措,持续加大对县域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家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1][2] - 截至5月末,公司实体贷款余额达204.05亿元,较年初增长5.89亿元 [1] -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累计接触1.29万户客户,发放贷款612户共计1.72亿元 [1] - 创新推出多款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不同行业需求,包括"好郓收粮贷"、"好郓惠农贷"和"好郓兴商贷"等 [2] - 建立高效信贷审批机制,信用贷款1-2工作日、保证贷款2-3工作日、抵押贷款3-5工作日内办结 [2] - 移动支付服务覆盖4700户小微商户,日均交易量达7000笔 [2] 走访探需措施 - 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合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系统梳理"四张清单"客户信息 [1] - 采用"拉标走打"工作法深入商圈、乡镇和村庄走访,为每户制定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1] - 走访活动覆盖1.29万户客户,实现贷款投放612户金额1.72亿元 [1] 产品创新举措 - 针对"短小频急"融资特点,动态调整贷款额度、期限、方式和利率 [2] - 推出行业专属产品:粮食购销客户的"好郓收粮贷"、种养殖客户的"好郓惠农贷"、品牌代理商的"好郓兴商贷" [2] - 通过银政、银担合作推出"创业担保贷"和"鲁担惠农贷"降低融资成本 [2] 服务优化方案 - 开通电话、微信、手机银行等多渠道线上申贷服务 [2] - 设立线下审批"绿色通道"并执行限时办结制度 [2] - 信用贷款审批缩短至1-2工作日,保证贷款2-3工作日,抵押贷款3-5工作日 [2] - "综合收单"和"慧农通"服务提升4700户商户的移动支付体验,日均处理7000笔交易 [2]
让普惠金融服务从“满意”到“惊喜”
金融时报· 2025-06-19 12:58
普惠金融服务创新 - 公司累计投放各类创业类贷款176.5亿元,支持创业主体6.82万人次[2] - 打造"初创—成长—成熟"全链条产品体系:初创期提供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成长期推出最高200万元"产业贷"、500万元"极速保证贷"、1000万元抵押贷款,成熟期提供小企业贷款和公司类融资方案[2] - 线上服务使用率超90%,为新市民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并下调利率,创新"无还本续贷"产品[3] 适老化与公益服务 - 全辖1080个网点设置无障碍通道,1793个网点配备爱心座椅,2046个网点配备老花镜等便民设施,手机银行推出"大字版"界面[4] - 建成368家"邮爱驿站"公益服务平台,其中益阳市分行站点获评"全国最美邮爱驿站"[5] - "邮爱公益基金"已资助全省44个县超9000名高中生,平江县第一中学受助学生高考成绩优异[5] 小微企业与科技金融 - 累计发放小企业贷款1658亿元,惠及客户1.4万户[6] - 科技金融服务覆盖企业5358家,累计投放科技型企业贷款近1570亿元,落地全国系统内首笔大额科创贷[6][7]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74.43亿元,通过利率下调和费用减免降低企业成本[7] 乡村振兴与消费金融 - 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贷款80亿元,其中高标准农田项目贷款13.8亿元支持70万亩农田建设[8] - "乡村加邮购车季"活动实现县域汽车消费贷款62.50亿元,新能源汽车贷款占比46%达28.73亿元[8] - 乡村振兴主题信用卡结存22.94万张,新市民消费贷款投放8.77亿元覆盖6406笔需求[8][9]
泸州龙马潭:政银企携手 巧破难题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3:42
政银企联动服务机制 - 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街道建立"政府牵线、银行组团"服务机制,通过政银企三方联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1][2] - 街道组建由主要领导、银行负责人、信贷专员构成的"助企专班",在年度企业走访中同步收集融资需求 [2] - 泸州农商银行特兴支行与街道合作,2023年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约1000万元 [5] 企业融资案例 - 四川玖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街道牵线下获得泸州农商银行特兴支行上门服务,快速完成贷款资料收集 [1][2] - 四川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新建厂房和技改设备获700万元贷款(500万元抵押贷+200万元信用贷),审批周期缩短至1周 [2][3] - 泸州申金万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政府补贴的创业担保贷获批100万元启动资金,年利率低至1.84% [4] 金融服务创新 - 针对初创企业推出"创业贷套餐",为孵化企业设计"批量授信计划",酒城家政产业园20余家小微企业通过"1+N"机制实现手机银行秒申秒贷 [4] - 服务模式从单一银行对接升级为多银行协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机构主动加入服务生态 [6][7] - 泸州银行龙马潭支行参与企业走访,与四川省周公礼酒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满足春节用款高峰需求 [7] 服务成效与扩展 - 政银合作模式从"街道带银行进企业"发展为"银行主动找街道进企业"的良性循环 [6][7] - 多银行产品层次覆盖不同客户需求,提升贷款成功率与风险防控能力 [7]
金融“引擎”驱动文旅产业发展开启“加速度”
齐鲁晚报· 2025-06-11 05:37
文旅产业金融支持 - 荣成农商银行创新贷款营销模式与产品系列,全方位支持文旅龙头景区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板块打造及全产业链拓展,为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1] - 该行通过"五张清单"机制压实责任,最大程度倾斜信贷资源并简化办贷环节,今年前5个月已向全市旅游重点景区新增贷款投放8800万元 [2][3] - 针对那香海景区改扩建需求,公司迅速发放2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助力其提升接待能力,五一期间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同比增长38% [2][3] 特色旅游板块开发 - 公司精准对接"天之尽头、天鹅海岸"品牌战略,推出"民宿贷""乡村旅游贷"等产品支持特色文旅集群,如东楮岛村发展海洋牧场新型旅游产业带 [4] - 通过低门槛"信e贷"支持烟墩角、成山天鹅湖周边居民建设摄影休闲驿站,并帮助威海德信红农业科技公司打造精品民宿与研学观光农业项目 [4] - 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向文旅产业输出资本,促进历史文化名村资源转化,如东楮岛村购置海底观光船形成复合型旅游产业链 [4] 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 公司对宾馆、餐饮、食品、康养等文旅关联产业实施全链条扶持,向150余户高信用餐饮业户发放"创业担保贷" [5][6] - 支持土特产加工企业打造"荣成好品",如帮助蓝润水产研发金枪鱼系列产品、宏业集团获"中华传统好品"认证 [6] - 贷款支持养老康养产业发展,助力形成完整文旅产业链条并提升城市内涵品质 [6]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发放全国首笔以海产品养殖减碳量收益权质押的"海洋碳汇贷",支持长青海洋科技打造海洋牧场小镇及海上观光项目 [7] - 创新推出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支持好当家集团发展滨海旅游与海参精深加工,累计扶持10处国家级、省级海洋牧场 [7] - 绿色贷款累计投放达5.1亿元,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蓝色经济协同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