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密褶红菇
icon
搜索文档
生活观察|如何防范食用野生菌中毒?
新华网· 2025-06-07 09:18
野生菌行业概况 - 云南被誉为"野生菌王国",拥有至少2753种野生菌资源,其中可食用的有900余种,有毒的多达200余种,占全国毒菌种类的一半以上 [2] - 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雨热条件孕育了得天独厚的野生菌资源,但也带来了识别与食用上的挑战 [2] - 鹅膏属菌类最为致命,云南分布有6种剧毒鹅膏,在国外90%的蘑菇中毒死亡由鹅膏属导致,我国也高达70.5% [2] 野生菌中毒类型与案例 - 野生菌中毒临床上主要可分为胃肠型、神经精神型、肝损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等,其中以胃肠道症状最为常见 [4] - 一些致死性中毒患者早期也呈现胃肠型症状,极易被误判为普通肠炎 [4] - 近期案例:84岁老人误食鹅膏菌出现严重肝损,通过"人工肝+胆道引流"清除毒素转危为安,同餐两人因食用量过大未送医便身亡 [4] 野生菌食用误区 - 以色彩、有无汁、断面是否变色或生虫来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缺乏科学依据 [9] - 亚稀褶红菇与密褶红菇外形几乎一致,极易混淆,已造成多起死亡事件 [9] - 部分毒素如牛肝菌中的致幻成分可被高温破坏,但像鹅膏毒素即使彻底煮熟仍有剧毒 [9] - 不同种类菌子混合烹饪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9] 野生菌交易与安全措施 -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专业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专设专家团队负责辨识毒菌,强化商户分拣培训 [10] - 商户在直播售卖时会特别注明有风险的菌子,如见手青、红葱牛肝菌等,并反复提醒烹饪方式 [10] - 顾客常询问菌子能否与酒同食、炒多久才安全,商户建议少量多次,不宜暴食,同时不建议饮酒 [10] 中毒救治与防控体系 - 进食野生菌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同时保留剩余菌样或拍照便于医生判断毒素类型 [11] - 剧毒菌常有"假愈期",早期症状缓解不代表脱险,仍可能在2至3日后出现肝肾衰竭等并发症 [11] - 云南省设立1877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建立31家主动监测哨点,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 [11] - 2024年全省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数降至11人,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11] - 编制了云南常见野生食用菌名录和云南野生毒菌图鉴,并建立野生菌中毒风险分级机制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