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红肠

搜索文档
晚上去超市“薅羊毛”成潮流?清仓折扣“盲盒”需理性
北京晚报· 2025-07-05 10:38
超市晚间清仓折扣现象 - 北京多家连锁超市推出晚间清仓折扣时段,吸引大量消费者,折扣从5折到8折不等,不同品类有不同折扣时段[1][2] - 物美学清路店作为北京首家"学习胖东来"的自主调改店,晚间折扣活动尤其受欢迎,熟食、烘焙等区域人气旺盛[2] - 七鲜超市和谐广场店生鲜品类晚间8点开始打折,吸引众多消费者抢购,部分商品如冰鲜河鲈鱼折后价格仅为原价50%[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消费者形成"8点前试吃,8点后购买"的固定购物模式,对折扣时段和规则有深入了解[2] - 部分消费者为折扣商品提前蹲守,形成"有啥吃啥"的消费习惯,甚至出现抢购场面[3] - 晚间折扣时段超市氛围更活跃,消费者与店员互动增加,部分消费者享受这种购物体验[5] 商品销售策略 - 不同品类采取差异化折扣策略:绿叶菜下午三四点打6折,水果4小时未售出打8折,高端水产下午3点5折[2] - 折扣商品采用醒目标签(白色、黄色、橙色)吸引消费者,直接标注折扣率或节省金额[7] - 熟食、烘焙等易腐商品折扣力度最大,如17片装大份吐司打5折仅售5元[7] 销售影响 - 折扣商品显著提升晚间客流,使超市白天时段显得相对冷清[4] - 正价商品因折扣商品对比而销售困难,消费者倾向于等待折扣时段[6] - 部分网红产品或特殊商品(如胖东来专柜产品)折扣力度较小,保持8.5折[2] 消费心理 - 折扣刺激导致冲动消费,消费者常购买超出实际需求的商品[7] - 部分消费者因"来都来了"心理购买大份量折扣商品,最终造成浪费[7] - 消费者容易陷入"没有需求创造需求"的误区,购买不需要的打折商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