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茶

搜索文档
守护青山,就是守护未来(山水间的财富密码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6:10
生态保护与转型 -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护林员月薪从不足2000元提升至近5000元,并缴齐"五险一金" [4] - 护林员巡护范围扩大,37本巡护日记详细记录生态变化,如红松年增粗1.2厘米 [4] - 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狍子、野鹿等野生动物活动区域逐年增加 [4][8] 林下经济发展 - 五味子种植从亩产不足300斤提升至1500斤,形成20多户连片种植基地,药企直接到林场收购 [4][6] - 中药产业年产值达1.2亿元,提取罐等加工设施持续运转 [8] - 林场利用黑土、山泉、日均7小时光照等生态条件发展特色种植,带动村民增收 [4][6] 生态旅游产业 - 鸳鸯峰景区形成以漂流、森林康养为特色的旅游格局,开发多条研学线路,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7][8] - 农家乐"福禄祥酒店"去年暑期收入超15万元,抵过去伐木5年积蓄,带动山野菜、土鸡蛋等农产品销售 [7][8] - 旅游配套设施升级,200平方米房屋改造为特色农家乐,提供铁锅炖山鸡等纯天然食材菜品 [7] 产业转型成效 - 从"砍树人"转为"看树人",从"卖木头"转为"卖风景",实现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 [8] - 林业局出台扶持政策,形成中药产业与生态旅游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 [7][8] - 20年间油锯轰鸣被山鸟啼鸣取代,斧凿伤痕被新绿覆盖,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