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帕尔玛火腿
icon
搜索文档
萨莉亚火爆!日媒:日本餐饮用“低价经验”走红中国
华尔街见闻· 2025-10-26 18:41
预制菜行业核心争议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反感并非源于“预制”本身,而是部分商家以预制菜冒充现炒并收取高昂费用,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2] - 萨莉亚通过极致的坦诚和“人均30元”的极致性价比,与消费者达成价值透明的契约,使预制菜成为实现目标的手段而非原罪[2] - 萨莉亚的成功被视为“价值透明化”对“价值模糊化”的胜利,为面临预制菜争议和规模化焦虑的中国餐饮企业提供了参考范本[9] 日本餐饮业在华扩张战略 - 日本餐饮企业正利用其通过高效烹饪加工及出餐来提供低价高质菜品的技术经验,迎合中国消费者的节约心理进行扩张[3] - 日本餐饮企业因品质与价格的良好平衡以及让消费者感到放心而在中国市场获得好评[4] - 具体扩张计划包括:萨莉亚计划每年在中国新开50家以上门店,目标在2035年前将门店总数翻倍至1000家,并投资约3000万美元建设广州新工厂[7];寿司郎计划在2026财年前将大中华区门店增至约190家,菜品起售价为每盘8元[7];物語集团计划5年内将客单价约77元的“肉肉大米”门店数翻倍至100家以上[7] 萨莉亚的商业模式与成本控制 - 萨莉亚的性价比源于创始人正垣泰彦的商业直觉,其核心理念是只要规模足够大,成本就能被无限摊薄[5][6] - 公司实行极致的垂直整合:在开到第18家店时签下专属蔬菜农场,在第100家店时转型为进口商直接从意大利采购,使部分进口食材价格甚至低于当地超市[11] - 公司采用“反向定价”模式,因供应链效率提升而主动降价,例如一瓶葡萄酒价格从124元降至63元,将效率红利返还给消费者[11] - 运营效率被压榨到秒级,规定无论点多少菜必须10分钟内上齐,并精确计算服务员用手端菜(18.2秒)比用托盘(26.8秒)更高效[11] - 公司具备战略性耐心,每家新店做好先亏损六年的准备,通过长期价值输出培养顾客忠诚度以实现长期稳定盈利[11] 餐饮工业化与效率红利 - 中央厨房能带来10%-12%的利润率提升,是连锁品牌突破地理限制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是现代商业发展的必由之路[9] - 行业的关键分野在于企业将工业化带来的效率红利用于何处:是作为降低成本、欺瞒消费者的工具,还是作为实现极致性价比、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武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