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智胜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

搜索文档
保险服务变“资金圈套”!原平安人寿业务员虚构理财套取客户保险金,两审终以诈骗罪判9个月
新浪财经· 2025-06-18 08:34
案件概述 - 原平安人寿业务员康某以保险到期返钱为由,诱导客户张某通过APP操作支取保单现金价值3万元,并骗取银行卡及密码 [1][3] - 康某将其中1.5万元以张某及其子名义购买理财产品,剩余1.5万元用于为他人购买理财或消费 [1][7][8] - 案件经两审改判:一审认定盗窃罪判处三年,二审改判诈骗罪判处九个月 [1][12] 保险产品细节 - 涉案产品为平安智胜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年缴6000元/10年期,保障含疾病死亡赔付16万元、意外死亡赔付22万元等 [3][4] - 该产品通过现金价值支付浮动利息,需持续缴费维持保障额度,业务员严禁接触客户资金 [4] - 支取3万元导致保单保障额度与收益严重受损,但实际该产品无固定到期日 [4] 资金流向 - 康某当日通过ATM分4笔取现2万元,次日存入1.35万元后转给刘某2.35万元 [8] - 实际用于理财2.25万元(3份7500元/份的王牌理财),偿还车贷1000元,剩余6500元被挥霍 [8] - 王牌理财宣称7500元投资两年可返利约14000元,康某通过拉单获1200元/账户回扣 [9] 司法争议焦点 - 一审认定康某秘密控制理财账户密码构成盗窃 [9] - 二审认为张某交付银行卡密码属财物处分意思表示,康某虚构理财用途非法占有1.5万元构成诈骗 [12] - 关键分歧在于对"处分意识"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10][12] 行业操作规范 - 平安人寿明确要求投保后客户自行管理资金,业务员不得接触客户银行卡 [4] - 电子签约流程含刷脸认证+电子签名,但被利用为欺诈工具 [3] - 公司系统显示康某2018年已离职,但客户2023年仍被其以原身份误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