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诈骗
icon
搜索文档
故意制造车祸骗保,通州警方连续破获两起保险诈骗案
新京报· 2025-07-10 16:24
保险诈骗案件分析 案件1:三人团伙作案 - 团伙通过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金,作案手法为随机寻找违章并线车辆并加速碰撞,利用对方全责的规则索赔 [1] - 团伙成员谎称受伤并在高端医疗机构检查治疗,由对方保险公司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同时隐瞒事实向人身意外险公司重复索赔 [2] - 通过医院诊断证明向对方驾驶员额外索要误工费,形成多重诈骗链条 [2] - 2023年至今累计出险28次,索赔成功21次,其中11次为重复索赔,涉案金额28万元 [2] 案件2:伪造自行车事故 - 犯罪嫌疑人宋某某策划伪造交通事故,指使赵某某停放已损坏的高价值自行车(价值15万元),并安排王某驾驶摩托车故意撞击 [3] - 通过宋某某的店铺对自行车进行虚假定损,维修金额高达10万元,并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3] - 保险公司发现事故疑点(如自行车损伤与实际碰撞描述不符)后报警,警方介入调查 [3] - 王某和赵某某在证据面前承认犯罪事实,宋某某作为主谋被抓获 [4] 案件共性 - 两起案件均涉及伪造交通事故现场,利用保险理赔规则骗取高额赔偿金 [1][3] - 作案手法隐蔽,需整合多家保险公司数据才能发现异常(如案件1中单次索赔金额较小但重复作案) [2] - 涉案金额较高,案件1累计28万元,案件2单次索赔达10万元 [2][3] 行业影响 - 保险公司需加强理赔审核机制,尤其对高额索赔案件进行多维度交叉验证(如损伤与事故描述的匹配性) [3] - 行业数据共享和整合能力需提升,以识别跨公司的重复索赔或异常索赔模式 [2] - 高端医疗资源和高价值物品的理赔成为诈骗高发领域,需针对性加强风控 [2][3]
保险服务变“资金圈套”!原平安人寿业务员虚构理财套取客户保险金,两审终以诈骗罪判9个月
新浪财经· 2025-06-18 08:34
案件概述 - 原平安人寿业务员康某以保险到期返钱为由,诱导客户张某通过APP操作支取保单现金价值3万元,并骗取银行卡及密码 [1][3] - 康某将其中1.5万元以张某及其子名义购买理财产品,剩余1.5万元用于为他人购买理财或消费 [1][7][8] - 案件经两审改判:一审认定盗窃罪判处三年,二审改判诈骗罪判处九个月 [1][12] 保险产品细节 - 涉案产品为平安智胜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年缴6000元/10年期,保障含疾病死亡赔付16万元、意外死亡赔付22万元等 [3][4] - 该产品通过现金价值支付浮动利息,需持续缴费维持保障额度,业务员严禁接触客户资金 [4] - 支取3万元导致保单保障额度与收益严重受损,但实际该产品无固定到期日 [4] 资金流向 - 康某当日通过ATM分4笔取现2万元,次日存入1.35万元后转给刘某2.35万元 [8] - 实际用于理财2.25万元(3份7500元/份的王牌理财),偿还车贷1000元,剩余6500元被挥霍 [8] - 王牌理财宣称7500元投资两年可返利约14000元,康某通过拉单获1200元/账户回扣 [9] 司法争议焦点 - 一审认定康某秘密控制理财账户密码构成盗窃 [9] - 二审认为张某交付银行卡密码属财物处分意思表示,康某虚构理财用途非法占有1.5万元构成诈骗 [12] - 关键分歧在于对"处分意识"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10][12] 行业操作规范 - 平安人寿明确要求投保后客户自行管理资金,业务员不得接触客户银行卡 [4] - 电子签约流程含刷脸认证+电子签名,但被利用为欺诈工具 [3] - 公司系统显示康某2018年已离职,但客户2023年仍被其以原身份误导 [4]
网店虚构订单交易骗取退货“运费险”300多万 如何打击骗保“黑灰产”?
央广网· 2025-05-19 12:55
运费险诈骗案件概述 - 上海警方破获一起网店虚构交易骗取退货运费险理赔款的保险诈骗案,涉案金额300多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 [1] - 诈骗团伙通过伪造物流单据、虚构交易订单等方式骗取保险公司退货运费险理赔款 [5][7] - 案件涉及亲缘和地属关系的团伙组织,骗保资金通过亲属账户归集后购买虚拟币以逃避监管 [7]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团伙注册大量空壳电商平台账号和支付账号,以两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刷单和退赔操作以规避平台监管 [5][7] - 通过设置发货地为西藏、收货地为广东的方式拉长物流距离,使每单运费赔付金额达到最高17.5元 [5] - 使用5元低价商品(如手机壳)进行批量下单,单账号日刷单量最高达360单,单个"买家"日涉案金额超1万元 [5][7] 运费险市场现状 - 运费险是保险公司为解决网购消费者退换货运费负担推出的产品,理赔金额根据距离和商品重量计算 [1] - 多数电商平台在支付页面设置投保选项,部分商家通过免费赠送运费险吸引消费者下单 [1] - 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异常赔付率激增,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区的低价商品集中退货订单 [2] 行业影响与监管 - 保险诈骗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权益,部分案件存在内外勾结情况 [8] - 网络仍存在教唆"薅运费险羊毛"的内容,部分行为已涉嫌保险诈骗罪 [8] - 我国刑法规定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以保险诈骗罪论处,本案5名主犯已被批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