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停车场

搜索文档
“肥瘦搭配”,社会投资解停车利益困局
新华日报· 2025-05-21 10:55
停车设施建设模式创新 - 南京秦淮区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打包开发14个公共停车项目,规定年化总收益率在5%-6%,目前已建成7个停车场(楼)[1] - 项目采取"肥瘦搭配"方式,将收益高的平面停车场与投资大的立体停车楼捆绑开发,避免投资方"挑肥拣瘦"[1][3] - 建设成本差异显著:平面自走停车场车位成本几千元,地面机械停车楼车位8-10万元,地下机械停车库车位25-35万元[3] 停车项目运营情况 - 康馨花园立体停车楼设100个车位(79个立体机械车位+21个平面自走车位),包月收费300元/辆,居民享8折优惠[2] - 虎踞南路罗廊巷平面停车场收费6元/小时,年收益40多万元;夫子庙长乐东路120个车位收益丰厚[3] - 白鹭洲公园西门6层停车楼车位从70个增至202个,白天收费3元/15分钟,夜间1元/小时,包月1000元(居民500元)[4][5] 政策支持与规则优化 - 特许经营期限从25年延长至28年,允许配建不超过20%商业面积出租经营[7] - 新建公共停车设施泊位达100个以上可配建20%商业面积,状元楼门前绿地广场将设计网红商业设施[7]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应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6]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 - 友谊河路停车场改造后社区年收入增加4-5万元,同时解决垃圾堆放问题[2] - 江宁路25号立体停车楼单个车位年收入1-1.5万元,前期投资8-10万元,经营期25年[5] - 建邺区曾因投资方追求高回报导致合作失败,后由区国资平台全资运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