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弓

搜索文档
暗示不良用途,电商平台商品评论区亟待整治!
新华网· 2025-08-19 07:45
电商平台商品评论区乱象 - 铁蒺藜商品评论区存在买家分享扎胎等不良用途经历 商家隐晦宣传"保密发货""隐蔽性好"等诱导性描述 [1] - 弹弓 玩具复合弩问答区出现"打鸟""打碎玻璃"等不良用途提问 微型摄像头商家暗示偷拍功能 [1] - 旅行网站酒店评价区出现女性不雅图片 平台称系统自动审核仅拦截含人脸或脏话内容 最终图片被下架 [2] 平台管理责任与机制缺陷 - 平台客服表示存在商品和评论审核机制 但商家称无权处理不良评论 需联系买家删除 [2] - 现行机制下平台被动应对 需强化主动技术筛查 完善举报响应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3] - 法律专家指出平台是内容生态治理"第一责任人" 商家对页面诱导性描述和不良评论负有管理责任 [2][3] 法律法规依据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八条 第九条明确平台需审核管理内容确保合法合规 [2] - 专家建议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完善处理流程 形成社会共治 买家发布违法信息需承担法律责任 [2]
警示牌还是广告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公开售卖
央视网· 2025-07-21 18:39
鸟类保护现状 - 全国共有鸟类1500多种 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6 [1] - 野生鸟类保护级别分为国家一级 国家二级 地方重点保护以及"三有"保护鸟类 [1] - 在利益驱使下 盗猎者肆意捕猎 售卖 形成围绕非法交易的"黑灰产业链" [1] 非法交易市场调查 - 天津千里堤市场有鸟贩以八九百元出售蜂鸟 蜂鸟科所有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3] - 鸟贩把摊位摆到禁止销售野生鸟类的宣传栏旁 甚至把警示牌上的保护鸟类图片当成推销的广告牌 [3] - 辽宁沈阳劳动公园鸟贩公开叫卖盗猎的野生鸟类 包括国家二级和"三有"保护动物 市场监管人员熟视无睹 [4] - 大东区万柳塘鸟贩从早上5点开始交易 赶在监管部门上班前收摊 二十来个鸟贩子人均带着两三个鸟笼 装着上百只小鸟 [4] 盗猎工具与方法 - 辽宁葫芦岛绥中县花鸟市场摊主公开讲解"拍笼"盗猎鸟笼 有农户一家就有两只拍笼 一天抓十几二十只鸟 [5] - "电子鸟媒"可以按需发出各种鸟类的鸣唱 吸引同类进入陷阱 [7] - 盗猎者拉起高达数米的捕鸟网 长度十几米 数十米不等 纵横交错 树枝上挂着拍笼和电子鸟媒 [9] - 湖南娄底新化县志愿者发现大片捕鸟网 网上残留着风干野鸟 [9] 网络交易平台 - 抖音 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有人直播卖鸟 包括八哥 渡鸦 伯劳 画眉等"三有"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0] - 鸟贩建立微信群 每天将野鸟编号展示并进行拍卖 品相好的小鸟以高价竞得 [10] - 平台上还有教人制作并售卖各种"捕鸟神器" 如用纸箱 纸篓 铁笼子做的陷阱 以及绳套 铁夹 [10] 快递运输环节 - 鸟贩通过快递把野生鸟类寄到各地 快递单上货物名称变为肉禽蛋类 [12] - 记者在辽宁葫芦岛绥中县购买小鸟并寄往外地 快递企业为邮速达 货物名称显示为肉禽蛋类 [12]
主播为“涨粉”直播猎鸟 黑色链条被警方打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9 14:28
网络直播非法狩猎事件 - 网络主播李某在某平台拥有2万余名粉丝,自称骨灰级弹弓玩家,直播内容涉及户外竞技观赏拍摄和装备回收代卖[2] - 主播通过热成像设备观察野生鸟类位置,使用弹弓发射钢珠进行猎杀,并在直播中与观众互动展示猎杀过程[5][7] - 为规避平台监管,主播使用暗语指代猎物名称,如将野鸡称为"牛",斑鸠称为"89",野兔称为"大耳朵"[7] 黑色产业链运作模式 - 主播通过直播引流,在其他平台销售热成像夜视仪、弹弓皮筋等捕猎工具,形成从工具销售到技术指导的完整产业链[10][14] - 直播猎杀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流量增加粉丝数量,从而带动相关狩猎工具销售实现非法牟利[19] - 该行为已形成黑色产业链,包括工具销售、技术指导和实施猎杀三个环节[14] 警方执法行动 - 辽宁省自2024年3月15日起实施五年禁猎期,全省范围内均为禁猎区[11] - 警方在直播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查获夜视仪、弹弓及大量钢制弹珠等作案工具[18] - 除李某外,另有4名直播团队成员在沈阳、沧州等地被抓获,5人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22] 行业影响与危害 - 该直播行为不仅直接造成大量鸟类死亡,还通过技术传播诱导其他观众效仿,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13][15] - 直播平台存在监管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使用暗语进行的非法狩猎内容传播[7][10] - 该事件反映出网络直播行业在内容审核和违法行为识别方面仍需加强[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