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系列计算硬件

搜索文档
地平线上市,资本市场迎来一类 “慢” 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4-11-06 18:32
核心观点 - 地平线是中国领先的智驾计算方案提供商,目标成为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底层基础设施平台,类似"Wintel"模式[5][6] - 公司采取长期主义策略,通过高研发投入布局尚未成熟的市场,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4.2亿元,占营收151.9%[8][14] - 智能汽车被视为机器人第一形态,公司聚焦该领域后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150%至9.3亿元[7][8] - 通过开放生态战略与200+合作伙伴协同发展,产品已获42个车企品牌、290款车型定点[15][21] 市场地位与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28.7%,超过Mobileye、瑞萨和英伟达[7] - 港股IPO募资54亿港元,首日市值最高超700亿港元,当前约670亿港元[5] - 累计出货量超600万套计算方案,十大中国车企均为直接/间接客户[7][15] - 2021-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53.9亿元,同期调整后亏损46.3亿元[8] 业务模式与技术布局 - 提供芯片+算法+开发工具全栈方案,包括征程系列芯片、3套软硬一体方案及BPU IP授权[12][13] - 重点开发征程6芯片和SuperDrive高阶方案,投入超1000名工程师[17][18] - 技术路线经历多次调整,2019年明确聚焦智能汽车领域[7][15] - 首颗车规级芯片征程2于2019年发布,随后快速迭代至征程5[16] 行业环境与竞争 - 中国车企对智驾需求迫切但价格敏感,部分方案报价已降至500元[8] - 面临英伟达、高通等国际巨头竞争,目前在高阶智驾硬件领域排名第二[21] - 2024年上半年L2级以上智驾车型渗透率超50%,城区NOA成竞争焦点[16][17] - 激光雷达价格从70万元降至1000元左右,推动产业链成熟[15] 发展战略 - 采取"开放共赢"生态策略,与大陆、中科创达等建立合资公司[21] - 定位产业"最大公约数",坚持Tier2角色但必要时提供全栈方案[21] - 借鉴微软、英特尔发展路径,接受长期亏损以换取技术领先[8][10] - 认为智能汽车是培育机器人技术的理想场景,市场规模达年销2500万辆[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