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移为通信:已完成对仁芯科技的A轮投资 以2000万元持股2.16%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8:41
人民财讯10月15日电,移为通信(300590)10月1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完成对仁芯科技的A轮投 资,以2000万元持股2.16%;未来双方将联动技术,以其技术优势结合自身场景化能力,共同赋能智能 驾驶等领域。 ...
具身智能行业周报:字节机器人累计量产超千台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
新浪财经· 2025-10-15 18:40
越疆:人形机器人Atom 实现批量交付,实现1800 公里远程操控。6 月30 日,越疆称具备灵巧操作和直 膝行走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Atom 实现批量交付。7 月4 日,越疆科技实现1800 公里远程操控机器人。 字节跳动:开发的机器人已累计量产超千台。7 月3 日消息,字节跳动开发的机器人已累计量产超千 台。目前已量产的机器人形态是轮式物流机器人,主要用途为仓库、产线上运输包裹与零件,能自主学 习、规划路线、移动到目的地。 地平线机器人:与极佳科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提出RoboTransfer。近日,地平线、极佳 科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提出RoboTransfer,基于扩散模型的视频生成框架,可以用于扩 充机器人策略模型的训练数据。得益于合成数据的多样性,下游策略模型能够在新场景下取得251%的 显著提升,大幅提升策略模型的泛化性,为具身智能的通用性与泛化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资建议 ROBO+是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具身智能是AI 最强应用,而智驾和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最重要 两个方向。在电动化之后,智驾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ROBO+赛道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 板块最强 ...
移为通信(300590.SZ):已完成对仁芯科技的A轮投资,以2000万元持股2.16%
格隆汇· 2025-10-15 17:53
格隆汇10月15日丨移为通信(300590.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完成对仁芯科技的A轮投资,以 2,000万元持股2.16%;未来双方将联动技术,以其技术优势结合自身场景化能力,共同赋能智能驾驶等 领域。 ...
汉鑫科技20251014
2025-10-14 22:44
摘要 汉鑫科技聚焦智能驾驶和智能制造,通过车路云一体化布局,已在烟台 市建成智能网联示范路,并积极推进特种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如无人清 扫车和无人拖拽车,寻求商业模式落地。 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依托汉工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与华为的合作,积 累了近千个客户案例,聚焦六大行业,推行软硬一体化策略,提升解决 方案的质量和成本效益。 车路云一体化市场虽经历 2024 年热潮后的冷静期,但汉鑫科技自 2019 年起已与上海交大合作,并在山东省率先开展智能网联示范路建 设,占据先机,持续投入研发,看好该领域长期发展。 汉鑫科技的智能驾驶业务模式是直接面向终端客户提供软硬件及解决方 案,初期通过智能网联示范路项目进行商业模式转化,但受交通数据敏 感性影响,规模化平台运营尚未实现。 汉工云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模块化配置和 AI 赋能,提升了开发效率和数 据处理能力,例如在再生铝配料优化和质检环节中,显著提高了企业生 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Q&A 请介绍一下汉芯科技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业务。 汉芯科技是从新三板登陆北交所的公司,是首批于 2021 年上市的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三大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和智能驾驶。在智慧城市领域 ...
华鑫证券研究所所长谭倩:三重逻辑共振 科技引领A股行情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20:52
本报讯 (记者张文湘 见习记者占健宇)近一年来,A股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科技板块表现尤为突出。近日,华鑫证券 研究所所长谭倩发表观点指出,当前科技引领的A股行情背后存在三重逻辑共振,并对后市保持乐观预期。 谭倩表示,过去一年间,以硬科技和新经济为代表的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等三大指数累计涨幅均超100%,通信、 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传媒等行业指数涨幅也超过80%。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算力、创新药等科技板块轮番表现,共同 推动市场结构性行情的展开。 她认为,首先,宏观层面顶层战略的有力支持,推动新兴行业快速发展。谭倩指出,本轮A股科技行情,背后有着深刻而 坚实的国家战略层级的宏观支撑。国家强调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顶层制度设计、产业政策部署 和金融资源倾斜,全力推动科技创新,释放新质生产力红利。她举例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 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同时,构建"技术-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机制,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 场,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其次,中观层面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谭倩表示,随着新一轮 ...
汽车行业四季度策略:重视机器人、客车出口和智驾三大主线投资机会
浙商证券· 2025-10-14 18:53
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汽车行业在2025年第四季度应重点关注机器人、客车出口和智能驾驶三大主线投资机会,认为行业将受益于全球化、智能化及技术奇点带来的机遇 [1][3] 机器人行业:重要事件更新与催化 - **特斯拉近况**:Optimus第三代原型计划在2025年内发布,并计划于2026年量产,目标是在五年内生产100万台;马斯克表示未来约80%的特斯拉价值将来自Optimus;特斯拉董事会为马斯克设定了包括交付100万台Optimus机器人、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等在内的市值增长目标 [1][8] - **国产链进展**:优必选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Walker S2采购合同,为全球最大合同;宇树科技正积极筹备IPO,预计2025年10-12月提交文件,其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5%和30%;智元机器人计划年底完成C轮融资;腾讯发布模块化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赛力斯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矩阵超智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Matrix-1 [1][9][12][13] 电子皮肤——灵巧手的"感知外衣" - 灵巧手承担机器人所有精细操作责任,马斯克认为其开发工程量占整机开发的一半;电子皮肤是实现"具身智能"的关键环节,用于触觉感知 [1][15] - 电子皮肤根据功能与传感机制可分为柔性压力触觉传感、柔性温度触觉传感、柔性解耦多模触觉传感及基于霍尔效应的磁电式电子皮肤等类型;全球产业格局以欧美日企业为主导,国内厂商正加速突破 [1][15][17] 华为智驾打造国产智能驾驶巅峰 - 华为于2025年4月发布ADS 4.0智能驾驶版本,并于2025年9月开始大规模推送,该版本在架构优化、安全强化、运动控制升级和泊车体验提升四大维度完成迭代 [2][18] - 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率先搭载ADS 4.0,起售价30.98万元,车身尺寸为5160x2005x1492mm,上市后累计小订突破4万台,24小时大定7500台,一周大定突破1.3万辆 [18][19] 商用车:客车出口表现 - 中国客车出口增长强劲,2022-2024年出口总量从4.8万辆增长至8.2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31%;2025年上半年出口总量达4.7万辆,同比增长27% [1][22] - 2025年1-8月,金龙汽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在大中客出口量分别达到9239辆、8377辆、4589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7%、5%、3% [2][22][25] 核心标的推荐 - **北汽蓝谷**:持续加强与华为和小马智行的合作,推动智驾产品创新;其享界S9t车型市场反响热烈 [3][19] - **日盈电子**:2025年9月与他山科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触觉感知技术在汽车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构建技术、产能、市场全链条协同生态 [19][20] - **金龙汽车**:受益于中国客车出口的强劲增长,2025年1-8月大中客出口量同比增长27%;公司完成董事长变更,由陈锋先生接任 [3][22][23]
求购DJI公司老股;求购强脑科技老股|资情留言板第171期
搜狐财经· 2025-10-14 18:25
资产交易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消息真假难辨,即使买卖双方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推动成交往往困 难重重。为了能够帮助买卖双方更快速链接市场信息和潜在交易对手,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与浪费,我们 特地打造了这样一档栏目。 本文是这个栏目的第171期。如果你对本文提到的相关的交易线索感兴趣,希望接触这些潜在的交易对 手,或者如果你手中直接握有希望交易的资金或者资产,欢迎与我们联系。(邮箱:zcjy@36kr.com) 一、本月新增1、转让持有Openai老股的基金LP份额(预期估值5000亿美元) 2、转让持有字节跳动老股的基金LP份额(预期估值3400亿美元) 3、求购长鑫存储老股股份(预期估值1500-2000亿) 4、转让星际荣耀公司老股份额(预期估值96亿) 5、求购DJI公司老股(预期估值160-170亿美元) 交易方式:直接老股份额 卖家性质:直接卖家 交易价格:预期估值5000亿美元 资产规模:约3000-6000万美元份额 交易方式:LP份额,有10%管理费,无carry 卖家性质:直接卖家 交易价格:预期估值3400亿美元 资产规模:约4亿美元份额 交易方式:LP份额,有管理费和carry 买家性质:直接 ...
李书福豪赌千里智驾
华尔街见闻· 2025-10-14 18:24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当一众车企巨头还在为是否"交出灵魂"而辗转反侧时,李书福的棋盘上,又落下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 的棋子。 2025年秋天,先是德国豪车巨头梅赛德斯-奔驰宣布斥资13.39亿元,入股千里科技;几天后,李书福又 亲自为年仅37岁的AI天才印奇"站台",以一句"未来是属于印奇的",公开押下了自己的重注。 李书福这位曾以"蛇吞象"闻名的"资本猎手",正试图在智能化这片最滚烫的战场上,开启一场围绕AI天 才印奇的"豪赌"。 这家名为"千里科技"的公司,是他这场豪赌的核心抓手。它脱胎于破产的力帆,注入了旷视的AI灵魂, 被寄予了"再造一个华为车BU"的厚望。这无疑是一次典型的、充满李书福个人色彩的凌厉出手:通过 精妙的资本运作,在吉利系的版图内,打造一个对标,甚至超越"华为车BU"的AI帝国。 传统的汽车豪门与新兴的科技巨头,都在这场关乎未来的战争中倾其所有。李书福对印奇的豪赌,也不 过是这场行业变局的一个缩影。一场对产业的颠覆性变革,才刚刚启幕。 今年6月,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正式加盟千里科技,出任联席总裁。他上任后的首次公开亮相,便是代 表公司发布了面向全行业的"千里智驾1.0"解决 ...
18亿豪赌!四维图新吞下负资产,搏命智能驾驶新赛道
贝壳财经· 2025-10-14 16:00
交易概述 - 四维图新拟通过“2.5亿元现金增资与15.5亿元资产注入”的方式,换取鉴智开曼39.14%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非控股股东)[1] - 交易总规模达18亿元,构成A股市场第一大智驾并购案例[1] - 交易旨在构建“新鉴智”平台,推动公司从传统图商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1][3] 交易标的财务状况 - 鉴智开曼2024年营业收入为59.94万元,净利润亏损3.16亿元[2] - 至2025年上半年,鉴智开曼营收增长至1122.91万元,但净利润仍亏损1.64亿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鉴智开曼净资产为-8.21亿元[2] - 四维图新用于资产注入的全资子公司图新智驾,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8839.31万元,净利润亏损368.50万元,净资产为-2364.76万元[2] 交易估值与结构 - 现金增资部分,四维图新出资2.5亿元,以每股1.8061元的价格认购鉴智开曼C+类优先股,使得后者增资前估值达29.59亿元[2] - 资产注入部分,四维图新将图新智驾100%股权作价15.50亿元置出,该评估采用收益法[2] - 交易完成后,四维图新持有鉴智开曼39.14%股权,为第一大股东但非控股股东[3] 四维图新业务表现与转型背景 - 公司目标是形成以地图为底座、覆盖“智云、智驾、智舱、智芯”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服务能力[3] - 2025年上半年,智云业务收入12.65亿元,同比增长24.42%;智芯业务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2.48%[5] - 2025年上半年,智驾板块收入7717.3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37.89%;智舱板块收入1.1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5.50%[4][5] - 智能驾驶行业正迎来关键转折点,L3级自动驾驶进入商业化元年,技术加速向中低端市场下沉[5]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考量 - 智能驾驶赛道竞争激烈,巨头林立,包括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及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等传统Tier1供应商[6] - 投资鉴智开曼是四维图新应对行业变局、快速补齐智能驾驶算法与软件领域短板的关键战略举措[6] - 公司计划将L2+级辅助驾驶功能下沉至10万元级车型,实现“高端体验平民化”[5]
ETF收评 | 三大指数尾盘拉升跌幅收窄,稀土板块掀涨停潮,稀土ETF易方达、稀土ETF涨7%,科创半导体ETF涨3.79%
搜狐财经· 2025-10-13 15:40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89.50点,下跌7.53点,跌幅0.19%,但较开盘低点回升近90点 [1][2] - 科创50指数表现强劲,收盘1473.02点,上涨20.34点,涨幅1.40% [1][2] - 深证成指收盘13231.47点,下跌123.95点,跌幅0.93% [2] - 创业板指收盘3078.76点,下跌34.50点,跌幅1.11% [2] - 沪深300指数收盘4593.98点,下跌22.86点,跌幅0.50% [2] - 中证500指数收盘7376.56点,下跌21.66点,跌幅0.29% [2] - 中证1000指数收盘7519.76点,下跌14.06点,跌幅0.19% [2] - 中证2000指数收盘3085.54点,下跌5.94点,跌幅0.19% [2] 强势行业与板块 - 自主可控产业链全线爆发,稀土永磁板块掀涨停潮 [1] - 贵金属板块领涨,涨幅达3.41% [3] - 基本金属板块涨幅3.16% [3] - 发电设备板块涨幅2.87% [3] - 航天军工板块涨幅1.59% [3] - 环保板块涨幅1.57% [3] - 半导体板块涨幅1.50% [3] - 光刻机、锂电、稀有金属、操作系统板块集体走强 [1] - 核聚变、固态电池概念保持活跃 [1] ETF市场表现 - 稀土板块ETF表现突出,稀土ETF易方达、富国基金稀土ETF涨幅均超过7% [3] - 有色板块全线上扬,华富基金稀有金属ETF基金上涨6.82%,嘉实基金稀有金属ETF上涨6.55% [3] - 半导体板块相关ETF上涨,华夏基金科创半导体ETF上涨3.79% [3] 弱势板块 - 机器人、消费电子、汽配、CRO概念普遍下挫 [1] - 创新药板块跌幅居前,港股医疗ETF、港股创新药ETF和恒生医疗ETF均下跌超过3% [3] - 智能驾驶板块走低,相关ETF下跌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