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神剧
icon
搜索文档
月产超600部,撑不起郑州的“短剧之都”梦?
36氪· 2025-10-16 15:55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在去年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27.4% [6] - 郑州短剧月产量为600-800部,占据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 [6] - 郑州市政府提出目标,计划在2027年将微短剧市场规模推至100亿元 [6] - 郑州年流水在1亿元上下的短剧公司已增至十余家 [24] 产业基础与成本效率优势 - 郑州凭借人口众多、价格低廉成为国内重要的内容工厂,信息流剪辑师月薪曾高达9000元,显著高于当地私营单位月平均工资4811.5元 [9] - 郑州短剧拍摄周期仅需5-6天,比横店的7-8天更短,擅长人海战术提升效率 [20] - 通过自有模式,日新阅益公司将一部市场价40万元的短剧成本压至20万元,月产能一度达200部 [15] - 郑州存在大量闲置楼盘,场地费用极低,起步阶段几万元即可拍一部短剧 [12] 产业链配套与平台合作 - 郑州涌现出超过30个专业短剧拍摄基地,例如大志影视基地面积1.1万平,有30个实景,日承接8-10个剧组 [26][28] - 郑州短剧团队已与主流短剧平台深度绑定,如日新阅益、宙途文化、星曼互娱背靠红果,花样年华背靠河马 [24] - 花样年华影业建设了1000多平的定妆筹备基地,配备超1万件服装并每季度更新 [13] - 平台看重郑州团队稳定生产80-85分短剧的能力,如《烽火千金谋》全网播放量超3亿 [22] 面临的挑战与竞争压力 - 郑州成本优势减弱,男女主演片酬从早期不到2000元涨至1万-2万元,影视后期人员无责底薪达1.2万-1.5万元 [34] - 湖州、鹰潭等地拍摄基地给出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如湖州影视城单日费用低至3500元 [32] - 平台对低成本短剧需求减少,精品化趋势导致行业减产,日新阅益月产300部计划被平台叫停 [36] - 郑州产业集聚效应不足,业务以出品承制为主,缺乏上游剧本原创与IP孵化能力,全国短视频行业标准委员会41个席位中郑州仅占2席 [37][38] 转型举措与发展方向 - 部分公司开始探索精品化,花样年华尝试制作成本200万元的精品短剧,并留出30%资金探索创新题材 [45][47] - 持续投资建设产业基础,如星河古装短剧拍摄基地占地2万平,投资8000万元,满足古装拍摄需求 [42] - 政府推动人才建设,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开设微短剧专业,并主办全国性行业盛会"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 [44] - 有从业者探索演员经纪等新业务,开发选角小程序,试图推动行业标准化与规范化 [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