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剧精品化
icon
搜索文档
短剧“霸主”红果,革了谁的命?
36氪· 2025-07-25 10:46
2025年,多个短视频小程序连续关停,监管趋严致使一大批短剧遭到下架,中小平台倒闭潮随之来袭。 然而,就在整个短剧行业遇冷的背景下,红果短剧凭借《好一个乖乖女》《云渺2》等爆款作品,逆势 成为短剧行业霸主,月活达到1.99亿,直逼长视频优酷月活。 这场意外崛起,给长期占据视频行业核心的"爱优腾"们来了个措手不及。 曾经对短剧不屑一顾的长视频巨头,如今不得不紧急"补课":开通竖屏短剧专区、单独打造短剧APP、 砸钱深耕精品短剧内容,生怕在这场新战局中掉队。而互联网大厂们也嗅到了机会,纷纷下场角逐:拼 多多、京东真金白银扶持短剧创作,淘宝专攻品牌定制短剧赛道,百度更是联合多家平台推出"百剧计 划",试图用流量优势分一杯羹。 多方势力的涌入,正重塑视频行业的竞争格局。曾经泾渭分明的"长视频"与"短剧"赛道,如今呈现出明 显的融合趋势:长视频平台学做短剧,短剧平台也开始尝试更长时长的"中短剧"——"短剧+长视频"的 混合打法成为行业新共识。 但热闹背后,行业洗牌也在加速。 快手关停短剧小程序,一批中小平台因资金链断裂退场,叠加监管政策持续收紧,内容审核趋严、盈利 模式规范、版权保护强化,种种压力倒逼整个行业从野蛮生长 ...
张一鸣又出爆款,红果短剧拿下2亿用户
搜狐财经· 2025-07-17 10:11
红果短剧市场表现 - 月活跃用户达1.99亿,位列短剧应用第一,远超第二名河马剧场(4096万月活)[1][3] - 2023年8月上线后用户增速迅猛:2023年12月突破2000万,2024年3月达5400万,9月突破1.2亿[3] - 与抖音重合用户达1.19亿,依托抖音7亿日活流量池实现精准触达[3] 商业模式与内容策略 - 采用免费观看模式降低用户门槛,通过广告变现[4] - 覆盖30+主题情节(如豪门恩怨、重生、闪婚等),上半年产出十几部播放量破10亿的短剧[4] - 推出"果燃计划"推动精品化转型,累计上线60余部精品短剧,最新片单包含21部创新题材作品(如科幻反诈、非遗、年代创业等)[7][15] 生态协同与战略布局 - 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抖音、番茄小说、红果短剧资源,实现IP孵化、内容生产、流量分发全链条协同[48] - 推出第二款短剧APP"木叶免费短剧",采用相似免费模式但功能简化,目前仅限安卓端[49][54] - 计划三季度推出第三款短剧APP"咸柠",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产品矩阵[57] 行业合作与内容升级 - 与爱奇艺达成IP联合开发、联合出品等深度合作[15] - "果燃计划"提供投资扶持(前期资金)和精品推广(流量曝光)双模式,要求单部作品总时长≥60分钟,单集3-15分钟[10][12] - 合作作品包括《山河回响》(广电总局扶持项目)、《我在月球当包工头》(首部探月科幻题材)等多元化内容[17][18][20] 行业监管动态 - 广电总局近期加强短剧内容监管,要求杜绝"反智""雷人"剧情,强调艺术创作底线[57][59]
短剧大咖共话提高盈利:当单部成本破200万,为“产品”找买家不丢人
第一财经· 2025-06-27 17:3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过1000亿元 [2] - 行业迅速崛起吸引了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微信小程序、独立短剧APP等多类玩家 [2] - 小红书作为后来者上线精品短剧剧场,爆款短剧《痴人之爱》累计播放量近8千万 [2] 盈利模式与收益 - 收益较高的短剧净利润能达到成本的30至40倍 [1] - 爆款短剧净利润是成本的几倍到上百倍,非爆款则可能亏损 [6] - 电商植入与产业联动开辟新收益蓝海,某爆款短剧演员服饰带来的电商流水金额超预期 [7] 成本与竞争格局 - 行业出现两极分化,单部成本突破200万 [1] - 微短剧制作成本从最初一二十万上涨至普遍七八十万,部分量产成本达两三百万 [6] - 成本未来可能继续增长,行业进入"烧钱竞赛"阶段 [6] 精品化趋势 - 精品化成为平台与制作方共同追求,绝非简单追加预算而是内容全面升级 [1][3] - 小红书用户审美倒逼内容升级,获得"像电影,不像短剧"的评价 [3] - 专业团队取代非专业团队,创作方向、产业方向、价值方向均有升级 [3] IP与商业模式创新 - 头部玩家着眼IP价值构建,打造原创IP而非改编长剧 [3] - IP衍生旨在增强生命力而非吃长剧老本 [4] - 商业模式从单集付费扩展到品牌广告植入、效果广告与电商结合 [7] 爆款方法论 - 爆款模型存在底层创作逻辑相似性,需创新而非简单模仿 [6] - 需要平衡成本与收益,探索可复制的模型与方法论 [6] - 行业呼吁让资本重新看到影视行业价值,认为必须实现盈利 [7]
一胎生99个儿子,短剧还有什么不敢拍?
36氪· 2025-06-17 12:03
竖屏短剧行业现状 - 短剧内容猎奇程度突破现实逻辑,如《麒麟送子天降喜福》中女主一胎生下99个儿子的设定引发广泛争议 [1][3] - 创作团队承认内容不合理,导演称拍摄时已感到"癫狂",反映行业审核疏漏和野蛮生长现状 [3] - 低俗、违背常识的剧情频出,如《老师不要跑》因软色情内容被全网下线,暴露审核漏洞 [4] 短剧市场内容生态 - 行业虽宣扬"精品化",但头部精品如《家里家外》占比极少,大量作品仍陷同质化、低质化泥潭 [6] - 内容创作以"爽感"为核心逻辑,通过极端狗血、低俗情节刺激用户情绪,导致"一胎99子"等反智设定泛滥 [6][8] - 微信、快手等平台定期整治不良短剧,但整体生态短期内难改善,因盈利模式依赖流量刺激 [6][8] 短剧盈利模式与行业困境 - 主要盈利模式分两种:IAP(付费购买)和IAA(广告流量变现),均依赖用户留存与情绪刺激 [8] - 早期宽松环境赋予短剧"流量特权",但无底线迎合导致观众情绪阈值提升,内容走向极端化 [9][11] - 行业需改变"向流量看"的底层逻辑,否则低俗猎奇内容将持续侵蚀市场健康度 [8][9] 短剧创作趋势与反思 - "爽感"需求推动市场膨胀,但过度迎合导致内容突破底线,如萌娃数量从3个激增至99个的"通货膨胀"现象 [11] - 向下追求低格调内容虽获短期流量,但阻碍行业长期发展,需转向高级审美与正向价值 [11] - 长剧已开始借鉴短剧形式,反映其影响力,但行业需警惕内容反智化对受众的负面影响 [11]
短剧之战国时代:爱优腾芒“揭竿而起”
36氪· 2025-06-17 12:02
短剧行业竞争格局 - 红果短剧3月月活用户达1.73亿,同比增长220.3%,与优酷视频差距缩小至1200万,单月分账稳定在5亿以上 [1] - 红果短剧在短剧市场已"一家独大",并凭借内容生产优势和免费观看模式动摇长视频巨头根基 [1] - 短剧行业竞争从"图速度"转向"求质量",商业模式从"单一付费"转为"多元变现" [2] - 红果短剧月活1.73亿远超竞争对手,第二名的河马剧场月活仅4167.7万 [3] 红果短剧成功因素 - 依托字节生态中抖音的流量扶持和番茄小说的内容供给 [4] - 抖音通过自动播放切片、弹窗推荐等方式为红果短剧引流 [4] - 红果平台12部播放量破10亿的短剧中多数改编自番茄小说 [4] - 创新推出IAA免费模式(应用内广告变现模式),同行仍采用IAP付费模式 [6] - 采用"免费观看+广告解锁"模式覆盖下沉市场用户 [7] - 设置"刷短剧赚红包"等活动精准切中下沉市场用户心理 [7] - 在用户拉新和内容创作上大胆投入,为创作者提供丰厚收益回报 [8] - 剧本征集提供5-12万元保底费用加20%版权分成,高于爱奇艺的5-10万元剧本费和10-15%分账 [9] 长视频平台应对策略 - 爱奇艺推出"长+短"内容生态,上线横屏微剧场和竖屏短剧场 [20] - 爱奇艺将会员有效播放时长指标阶梯化,超过800万小时分账单价上浮10%,2000万小时以上上浮20% [20] - 爱奇艺2024年Q4会员收入同比下滑15%,短剧业务成为Q1营收71.9亿元、环比增长9%的核心动力 [21] - 腾讯视频布局竖屏短剧,累计上线24部自制剧,储备超20,000部,斥资2亿打造横屏悬疑短剧《执笔》 [21] - 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独家S级短剧分账单价从6元提升至16元/CPM [21] - 芒果TV与红果合作推出"果果剧场",首创双平台分账联合运营模式 [21]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预计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2027年将超1000亿元 [24] - 2024年上线短剧中68%题材为"霸总逆袭""赘婿打脸",同质化严重 [24] - 短剧盈利模型依赖买量但流量价格飙升,某古装短剧投流ROI跌至1:0.8 [27] - 长视频平台做短剧面临用户习惯未养成、商业模式不明朗等挑战 [28] - 短剧精品化是未来趋势,长视频平台需抛开长剧思维才能改变"一家独大"格局 [29]
短剧“一胎生99子”,平台已下架!播放量超450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23:34
短剧行业现状 - 短剧《麒麟送子天降喜福》因"1胎99子"的猎奇情节引发热议,累计播放量超过4500万后下架 [1][6] - 该剧68集,主演承认情节"癫狂",透露接戏原因是经纪人预测"大爆" [1] - 网友批评此类剧情严重违背现实逻辑,背离行业"精品化"趋势 [6]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预计2025年超680亿元,2027年突破1000亿元 [7] - 行业已超越电影票房规模,但2023年爆发后显现疲态 [7] - 当前存在爆款率下降、剧本同质化("一本多拍")、内容极端化等问题 [7]
小红书要和红果「抢女人」了
36氪· 2025-06-05 20:08
小红书短剧战略 - 小红书在春节档前入局短剧市场,推出短剧入口、免费提供100部短剧及多种运营活动,其中《坠入春夜》热度显著[1] - 年中推出的情感短剧《痴人之爱》成为爆款,上线两周正片播放量超7000万,相关话题讨论量破2亿[1] - 该剧采用"替身文学"与悬疑元素结合的创新剧情,以4K高清画质竖屏呈现,被官方称为"电影级审美定义短剧标杆"[3] - 小红书短剧频道已在首页"发现"栏目前置,与"推荐""直播"并列,主推《痴人之爱》等四部独播短剧[6] - 平台短剧宣发注重精致物料和精细化运营,《痴人之爱》播映期间每天设置不同互动任务激发用户讨论[11] - 小红书短剧坚持精品化路线,契合平台超7成女性用户基础,适合情感向内容传播[15] 红果短剧优势 - 红果短剧采用"免费短剧+看剧赚钱"模式吸引下沉市场,同时内容升级吸引一二线城市年轻女性[16] - 背靠字节跳动资源,红果拥有番茄小说海量女频IP库,形成"IP-短剧-广告分账"闭环[22] - 分账体系强劲,2024年6-11月分账金额从1亿飙升至3亿,首月分账占比超30%,单月分账破500万作品已出现[25] - 平台已有12部短剧播放量破10亿,3-4月连续分账超5亿,《好一个乖乖女》上线10天播放量破10亿[22][25] - 字节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内容供给,红果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38小时已超越部分长视频平台[29][33] 行业竞争格局 - 小红书与红果在女频短剧市场直接竞争,二者用户画像重合但策略差异明显[5][17] - 小红书侧重精品内容与情感共鸣,红果依靠免费模式和分账体系快速扩张[15][25] - 小红书需突破用户"看攻略才打开APP"的习惯,培养短剧观看行为[33] - 红果已建立短剧市场话语权,但小红书女性用户的高品质内容消费潜力不容小觑[38] - 行业趋势显示短剧正从猎奇快消品转向情感代糖,下半场竞争重点在于心智占有率[40][42]
抖音下场“管版权”,盗版和烂剧要凉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8:59
短剧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 同比增长35% 预计2025年将超680亿元 2027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 [2] - 微短剧市场收入已超过全国电影票房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头部剧集上线72小时内必现盗版 单部剧司法诉讼赔偿金额普遍低于5万元 诉讼周期长达6-18个月 [3] - 短剧生命周期普遍不足3个月 盗版资源在黄金期出现导致版权方难以收回成本 [3] 行业痛点 - 版权问题突出 盗版侵权现象严重 形成"维权成本高 侵权代价低"的畸形生态 [2][3] -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大量粗制滥造作品 剧情低俗同质化严重 "霸总""逆袭""重生"等套路化内容泛滥 [3] - 用户审美疲劳加剧 对相似剧情套路产生明显抵触情绪 [4] 平台战略调整 - 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整合抖音短剧和红果短剧的BD团队 统一内容供给和创作者合作 [2] - 红果短剧主推IAA免费模式 通过"果燃计划"支持优质创作 代表作品包括《家里家外》《重回永乐大典》 [5] - 抖音短剧实施"辰星计划" 与周星驰合作推出《金猪玉叶》《大话大话西游》等精品内容 [5] - 截至2025年3月 红果短剧月活用户超1.73亿 抖音短剧拥有海量用户流量 [4]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进入"精耕时代" 平台从海量低质内容转向筛选具备长期价值的作品 [5] - 发展轨迹类似长视频行业 最终存活的是精品内容 如《白夜追凶》《隐秘的角落》 [6] - 短剧版权中心将加强版权管理 提高整体质量 支持优质创作者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5]
抖音精品短剧合作模式升级,定制、投资、版权保底,最高500万保底和100%制作费承担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48
抖音精品短剧合作模式升级 - 平台针对短剧制作公司、短剧机构、抖音达人三类合作方全面开放合作模式,其中辰星计划针对制作公司,星火计划针对短剧机构,星光计划首次针对达人创作者 [1][5][7] - 辰星计划重点升级投资出品政策,平台最高投资比例提升至70%,新增精品定制模式,优质内容可获全额制作成本承担,最高投入500万 [1][3] 精品定制模式具体政策 - IP合作:高质量IP最高保底15万,框架合作方可额外获5%利润分成 [3] - 编剧合作:S+剧本保底15万,S剧本10万,A级剧本6万,播出后享15%利润分成,框架合作方额外5% [3] - 制片合作:单剧可获100%制作费承担(最高500万),播出后享45%利润分成,框架合作方额外5% [3] 星火计划针对短剧机构 - 提供单片保底和框架保底两种模式,优质新热短剧最高保底500万,海量内容可获框架保底 [5] - 已合作超1000家短剧机构,案例《但行好事》原生收益突破500万 [5] 星光计划赋能达人创作者 - 达人定制模式:百万粉以上创作者可获100%制作费保底+50%利润分成,案例达人"小雨老师"短剧收益超600万 [7][8] - 创作扶持模式:10万粉以上达人分阶段托底,剧本阶段3万启动金,成片阶段12万扶持金,享大盘分成激励 [7][8] - 流量宣发模式:提供最高3000万流量曝光,整合站内资源定制宣发方案 [7][8] 精品短剧行业案例与影响 - 春节档《夫妻的春节》采用电视剧级班底,主演倪虹洁,账号涨粉50万,评论量超20万 [9] - 科幻短剧《太阳坠落之时》融合AIGC技术,突破行业对短剧质感的想象 [9] - 精品化趋势推动短剧产业升级,"短剧+"为其他行业带来新增量机遇 [9]
当“诈骗诱饵”盯上短剧
吴晓波频道· 2025-05-16 23:39
短剧行业现状与趋势 - 短剧行业进入"短平快"阶段,但缺乏匹配的价值筛选机制,导致"电子榨菜"与"诈骗诱饵"并存[1] - 2023年6月短剧用户规模达5.7亿人,占全国网民52%,超过网络外卖、文学和网约车用户数量[5]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约504亿元,同比增长35%,首次超过内地电影425亿元的总票房[29] - 预计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未来3年年均增幅约26%[29] - 全球短剧市场规模未来10年有望突破500亿美元,其中中国150亿美元,海外超350亿美元[31] 商业模式演变 - 免费短剧占比从2023年初11%升至10月50%,2024年付费短剧成为少数派[7] - 付费模式下短剧需在短视频平台投流买广告,前10集免费后续每集0.6-1元充值观看[8] - 爆款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片方收入仅为付费金额7%,扣除成本后净利润约300万[9] - 仅2%爆款短剧带来约79%行业收入,呈现"低成本、回款快、高风险、高回报"特征[10] - 平台转向观看时长与出品方分成的模式,激励内容创作[14] 平台竞争格局 - 抖音推出"短剧卡",提供看广告解锁或付费会员两种模式[12] - 快手上线"2.8元3天看8000+部剧"会员服务体系[12] - 抖音旗下红果短剧月活用户1.73亿,同比暴涨近600%,进入在线视频APP前十[18] - 爱奇艺、优酷推出5分钟竖屏和20分钟横屏短剧场,向内容方让利70%以上分成[18] - 单平台给出品方的总分账从2023年6月1亿增长至11月3亿,20多家版权方年内分账破亿[18] 内容与制作变化 - 题材从"霸总""狗血"转向家庭、都市类,精品化趋势明显[20] - 制作成本从两年前10万/百集涨至目前60-70万,头部演员单日片酬达2-3万[22] - 2024年短剧行业直接就业岗位21.9万个,间接带动超64.7万个岗位[20] - 电视剧导演尝试800万投资精品短剧但反响平平,显示定位模糊风险[24] 行业乱象与挑战 - 部分短剧APP设置复杂付费机制诱导老年用户高额消费[26] - 诈骗分子伪装成版权方、推广商用"保本分红"等话术设局[3][26] - 短剧被用作低成本导流工具,存在植入木马窃取用户信息等风险[1][26] - AI工具降低创作门槛,但加剧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6] 跨界融合与创新 - 品牌方如星巴克、肯德基、蜜雪冰城等利用短剧进行营销[32] - 互联网大厂美团、京东、拼多多投放短剧抢占618/双11流量[34] - "微短剧+文旅"、"短剧+游戏"等跨界模式兴起[34] - 广电总局等"国家队"入场,深圳卫健委参与霸总剧拍摄[34] - AI深度介入预计将在2025下半年带来更多商业探索空间[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