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谷机

搜索文档
机收划算,这笔账“老把式”算得清楚(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这"快",雇主罗如康有切身体会。 以前收稻谷,这名63岁的"老把式"年年雇人挥镰刀。一亩地,三人上阵,一天才能割完,每人工钱200 元。 收完不算完,还要一捆一捆运回家,全家上阵忙脱粒。先做个1米多宽的方形木箱,高举稻穗往里砸, 凭借碰撞和冲击脱粒,一天下来胳膊酸痛。实在坚持不住,老罗花1700元购置了一台打谷机,一亩地千 把斤收成,2人2天完成脱粒。 没想到,还能更快。去年9月,梁士高开了农机来,一亩地从收割到脱粒,仅用半小时。"用机子一亩 100元,一亩地能打1000多斤稻谷,还省去人工脱粒的时间,连稻谷秆儿都直接打碎,撒在田里做肥 料,怎么都比人力划算。"老罗盘算得清楚。 图为梁士高驾驶收割机收水稻。 本报记者 苏 滨摄 稻田黄澄澄,稻谷沉甸甸,机器声轰隆隆,履带印迹一道道,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湾滩河镇翠微村,水稻开镰。梁士高熟稔地操纵着收割机。 52岁的梁士高是水稻种植大户,也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农机手之一。"噗噗噗""哒哒哒"……露水一干就进 田,直到晌午,收割机还在爬坡、过坎。刀片转动,水稻被齐刷刷地卷进机器。切割、脱粒、装车,一 气呵成,又好又快。 在梁士高看来,机 ...